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2月23日,全市“四新”经济和数字经济攻坚突破大会召开,聚焦“四新”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目标,汇聚了前进力量,吹响了奋进号角,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大会精神,突出“四化”要求,以数字强市建设为统领,以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数字经济蝶变升级、迅速崛起。
数字赋能,为农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会议指出,聚焦‘融合赋能’,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这为我市农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王英明表示,“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充分发掘现代农业新领域新赛道,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积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技术嫁接改造农业全链条,在智能化农机装备研发应用、设施农业改造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打造更多智慧化、数字化盐碱地农业应用场景。大力培植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做大预制菜产业,实施预制菜产业园项目,争创预制菜‘十大品牌、百强企业、千优产品’;做优乡村旅游,做活农村电商,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模式,以盐碱地改良示范、全梯度盐碱地综合利用创新等项目为依托,综合运用工程农艺新模式和降肥减药新技术,推进盐碱地改良以及耐盐碱作物绿色高效生产集成示范。”
会议指出,聚焦“应用拓展”,大力推进治理智能化。聚力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强化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提升“一件事一次办”“跨域通办”服务效能,加快建成“无证明城市”,全面提升政府履职数字化、智慧化水平。东营区委副书记、区长燕雪英表示,去年,东营区坚持“新城建”与“新基建”有机融合,建设城市运管服平台,建成城市综合管理“大数据指挥舱”,构建起全域城市运行管理“一张图”,实现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今年,东营区将进一步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深化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应用,建好用好“城市大脑”,增强城市整体运行管理、决策辅助、应急处置能力;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夯实基础,打通堵点,实现更多政务事项“一次办”、“就近办”、“掌上办”、“跨域办”,完善“好差评”制度体系,着力打造精简高效、办事不求人的一流政务服务环境。推动社会诉求一键回应,完善区域中心、网格中心、矛调中心“三位一体”运行,强化资源下沉、源头管控、信息共享、吹哨联动,构建起覆盖城市最末梢的社会治理体系,让群众有诉求就近解决。
会议指出,聚焦“培育壮大”,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各县区、开发区要瞄准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谋划建设一批数字产业集聚区,加强产业引育,壮大产业规模,真正让数据形成产品、形成产业、形成效益。利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牟心田表示,大会的召开为利津经济开发区推动“四新”经济、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更高水平锚定了突破方向,下一步,利津经济开发区要继续强化创新驱动、数字赋能,聚焦聚力研发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创造新业态、探索新模式,奋力抢占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不断开创“四新”经济、数字经济发展新局面,让新动能成为发展的“主引擎”。
近年来,东营移动深入数字经济发展需求,致力于实现5G应用“一业带百业”,打造了全国首个东营港5G+智慧化工园区项目、全国首个黄河入海口5G专网生态监测项目等。截至2023年1月,东营移动5G用户已突破80万、5G基站建设超3000处,实现了5G信号全市连续覆盖,打造了广覆盖、高技术、优品质的5G精品。东营移动党委书记、总经理荆超表示,全市“四新”经济和数字经济攻坚突破大会的召开,助力通信企业发展步入新高地,东营移动将勇挑“重担子”、练就“铁肩膀”,多层面推动、多维度发力,聚焦“夯实基础、融合创新”,持续加大“双千兆”网络建设力度,加快部署高质量5G网络。下一步,东营移动将继续加快数字赋能,以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数字经济驱动创新,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助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入融合。2023年计划5G客户突破100万户、新建1000个5G基站,持续筑牢数字化发展规模底座,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记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