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东营市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管控工作方案》出台 3年内基本消除“冒黑烟”现象

  4月6日,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建管理局等11部门联合出台《东营市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管控工作方案》,强化全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监督管理,减少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4月15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该方案进行解读。

  “近年来,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玉国介绍了该方案出台背景: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十三五”期间,我市将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纳入监管范围,在全市划定了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完成了1.78万余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1.48万台环保喷码,安装了3623台定位监控装置,组织开展了非移动道路机械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共检查了2151台,抽测了964台,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我市非道路移动机械保有量仍在持续增加,目前将近2万台,其中国一及以下排放阶段有2437台,占比13.7%,国二排放阶段有6652台,占比37.4%,高排放老旧机械所占比例过半,个别领域存在监管薄弱环节,“冒黑烟”作业现象时有发生,带来的污染和扰民问题日益突出。进入“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转变,更加强调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问题更加不容忽视。《方案》印发实施后,将进一步凝聚部门合力、织密监管网络,形成全市一盘棋,实现对高污染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统一监管,有力推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方案以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统筹推进‘油品、机械、场地’系统治理,着力提升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监管水平,逐步削减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巩固并扩大全市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成果。”张玉国表示,到2025年,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油品质量明显改善,排放达标率明显提高,排放监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其中,2022年起,各县区(开发区)每年抽取部分非道路移动机械开展排气检测,3年内基本消除“冒黑烟”现象。2024年年底前,基本淘汰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或使用15年以上的非道路移动机械。2025年年底前,在用燃油非道路移动机械全部安装实时定位监控装置,实现在线远程监控。

  据介绍,《方案》明确了从机械用油品、机械日常监管、使用场地监管3个方面发力。包括探索建立流动供油机制,坚持疏堵结合原则,允许使用流动供油方式,破解“最后一公里”加油难问题。强化对机械日常监管。对新生产机械,开展销售端编码登记,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销售行为;对在用机械,安装实时定位监控装置,建立多部门常态化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对老旧机械,依法依规推进报废更新。强化场地监管。扩大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范围;建立进出场(厂)登记管理制度;在工程招投标文件中明确相关要求。

  作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主管部门,张玉国表示,将严把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源头关,同时,加强各类工地、物流园区和工业企业场内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放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相关部门重点对未编码登记、未取得环保号码、未喷绘环保号码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检查,督促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使用者和所有者参加编码登记并加强机械的日常维护,严禁有明显可见黑烟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入施工工地进行作业。督促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使用者和所有者参加编码登记并加强机械的日常维护,并建立进出场(厂)登记管理制度。

  “生态环境部门将会同各相关部门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实行监督检查,严禁在高排放禁用区域内使用国二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发现使用的,责令立即停止使用,清退出场,如不退场,按照规定依法予以处罚;严厉查处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超标违法行为,对于有明显可见黑烟、排放不合格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使用者依法予以处罚。”张玉国表示,他们将根据试点城市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扎实开展老旧机械淘汰工作。到2024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或使用15年以上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或更新升级,同时鼓励购置使用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

  发布会上,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市场监管局还介绍了相关管控措施。

(记者 张振 见习记者 尚晶)

责任编辑:邓玉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