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
全国首届工厂化养虾大会在东营召开。
463公里的绵长海岸线,6000平方公里的蔚蓝色国土,蕴藏着东营向海图强的梦想和决心。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海洋强市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推动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把经略海洋作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始终坚持高点谋划、高位推进,深入实施“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49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111个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累计完成投资125.5亿元,全市海洋经济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聚力推进“海上粮仓”建设
做强做大现代特色渔业产业
作为退海之地的东营,海水侵蚀地下水,土壤严重盐碱化,成方连片的盐碱荒滩是这里特殊的生态风貌。传统的水产养殖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的,产业链条短、养殖效益低。为改变现状,我市以打造环渤海现代特色渔业强市为目标,稳规模、补短板、延链条、强科技,渔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1年全市实现水产品总产量52万吨、产值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5%,增速均居全省沿海地市前列。
水产种业实现重大突破。把种业作为一项基础性产业来抓,在全省率先完成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现应保尽保。加快建设水产良种研发平台,与上海海洋大学、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共建的黄河口大闸蟹联合育种基地科研池塘建成投用,开展黄河水系大闸蟹新品种选育;刺参良种选育与绿色养殖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山东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着力提升水产苗种生产能力,引进“正大系”南美白对虾亲虾2.5万对,育苗能力突破300亿尾,同比增长25%。全力突破刺参良种培育,我市首个耐高温、生长快的海参新品种“华春1号”选育成功,推广面积2000亩,产量突破150公斤每亩,单产提高30%以上,度夏死亡率降低70%。
高效生态养殖提质增效显著。坚持稳量提质,黄河口大闸蟹精养面积控制在9万亩,产量突破6500吨,成为黄河流域最大养殖基地;实施大闸蟹养殖循环节水试点工程,改造提升标准化池塘6000亩,节水率50%以上。大力发展工厂化对虾养殖,总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单位水体最高产量突破25公斤,创北方地区工厂化养虾单产新高。首届中国工厂化养虾大会暨第二届全国对虾产业链高端品牌论坛在东营举行,正大水产科技硅谷、中朗现代渔业产业示范园、牧渔归陆上海洋牧场等一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建成投产,我市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工厂化养虾基地。探索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新模式,2处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确权海域27.4万亩,其中,康华海洋牧场建成大型深水网箱65口,投放人工渔礁3.5万空方,获批为全省渤海湾区域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通和公司与中科院海洋所合作成立中科通和海洋科技公司,建设中科院海洋牧场工程实验室,实施的海洋牧场生境修复资源养护应用项目获得中国水产学会特等奖。
渔业二、三产业持续成长壮大。聚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惠泽大闸蟹精深加工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达到5万公斤,海盛公司建成我市首条对虾单冻漂烫生产线,年加工脆虾、单冻漂烫对虾等高端产品80万公斤,产值达5000万元。创新发展水产流通业,海盛水产加工冷库改造、景明水产冷链物流及低温仓储等项目推进顺利,景明公司入选全省60家重点培育电商企业,培育黄河口大闸蟹产业研究院电商直播模式,网上销售比例达到30%。推进渔业由传统养殖向品牌化提升,倾力打响“黄河口”渔业品牌,大力推行“三品一标”认证,“三品一标”面积占全市增养殖面积的75%。
●聚力打造海洋经济新引擎
培育发展海洋产业新动能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开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东营始终把发展特色海洋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加快改造传统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加速发展。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海洋石油装备产业“链长制”方案,明确“链主企业”“链主培育企业”和技术攻关清单,通过延链强链推动产业加速发展。东营高新区高端石油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产业规模占到全省70%、全国30%以上。海洋高端装备研发制造水平实现新突破,威飞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套水下采油树设备在渤海油田成功应用,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迈出了我市海洋高端装备向深蓝挺进的关键一步;中车永济公司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功率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成功下线,实现了13MW以上风力发电机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着力推动涉海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万达海缆、大东联、万邦等3家企业技改项目入选全省技术改造扶持项目名单。汉德、万邦石油、威玛装备、永利精工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海盛集团入选全省现代海洋产业十强龙头企业。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迅速起势。着力组织涉海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沟通对接,成功举办“黄蓝汇”产学研对接活动2期,向涉海医药企业推送成果20余项,与5个高层次专家团队达成合作意向,引进技术成果5项,多渠道推动海洋生物科技创新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陆海蓝圣公司甲壳素产业化项目投产运营,壳聚糖、壳寡糖系列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300万瓶。诺康公司年产500吨保健食品生产项目推进顺利,深海鱼油、凝胶糖果等生物制品开始试生产。信合生物公司海水渔用药品、原料药提取等7条生产线通过国家GMP验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海洋特色港口建设扎实推进。加速推进港口基础设施项目,东营港10万吨级航道、4个10万吨级泊位等工程进展顺利,10万吨级液体集装箱码头项目通过省发改委立项核准和交通运输部港口岸线使用批复,25万吨级原油进口泊位工程手续正在加快推进。充分利用数字赋能,转型发展智慧港口,东营港探索建立港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船舶调度等核心功能实现提档升级。广利港区全球首台自动化门机投产运营,实现干散货大数据分析和无人理货,有效降低了港口运营成本。
●聚力打造海上“绿水青山”
全力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治理
站在南起永丰河、北至咸水沟的防潮大堤上向东望去,零星的翅碱蓬植株将荒芜的滩涂点缀得有了生机。伴随我市海岸带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推进,一度消失的翅碱蓬又重新回到“老家”的土地上。近年来,我市以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为引领,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统筹推进岸线保护治理,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生态保护制度不断健全。坚持依法依规保护治理,颁布实施《东营市海岸带保护条例》,编制完成《东营市海岸带保护规划》《东营市国土空间规划海洋专项研究报告》《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修复条例》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轨道。
推进生态修复治理成果斐然。争取中央财政资金4.93亿元,实施国家级海洋生态修复项目5个,创历年争取规模和额度新高。多方筹措1.86亿元治理互花米草5000公顷,治理任务占全省总量的80%。积极响应“双碳”国家战略,在全国率先启动蓝碳监测评估工作,成功入选全国盐沼生态系统蓝碳储量调查与评估试点。
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成效显著。实施海洋生物养护工程,连续15年开展增殖放流水产苗种107亿单位,海洋渔业资源逐步恢复。加强水生态治理,首次在入海河流广利河、溢洪河等水系开展“放贝养水”活动,底播三角帆蚌200万只,有效改善了水质环境。
●聚力增创海洋经济发展活力
高标准提升发展支撑保障能力
推动海洋强市建设,创新是活力,安全是底线。我市统筹发展和安全关系,坚持创新引领,在增创海洋经济发展活力的基础上,坚决扛起安全生产责任,提高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持续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打造黄河三角洲地区科技兴海新高地。与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共建黄河三角洲海洋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院,成为我市首家高能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威飞海洋水下装备技术研究院、祺龙水下装备测试试验中心建成投用,实现深水装备测试试验技术重大突破。海洋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健全,聚焦海洋高端装备、生态养殖等领域,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院士工作站6家。扎实推进油地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发布海洋领域科技成果45项、企业需求5个、上线各类专家72人。不断壮大海洋科技人才队伍,5人入选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名单。
加快构建抵御海上自然灾害防线,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建设和安全生产监管,我市聚力打造风险可控、运行高效、救援有力的平安海洋。加强油地“一中心四基地”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组织承办了山东沿海船岸安全综合应急演练和海上综合应急演练,海上应急救援体系的反应救援、协调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深化山东省(东营)海洋预报减灾综合示范区建设,完成沿海风暴潮淹没区危险等级划分和安全区划定工作,全省海洋预报减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2项海洋观测预报标准在全国推广实施。加强海洋伏季休渔、黄河禁渔和涉外渔船监管,常态化开展海洋联合执法,接续开展渔业安全四大专项行动,加大恶劣天气渔船管控力度,渔船网格化管理典型经验在全省示范推广,安全形势多年保持稳定。
风劲催潮涌,扬帆逐浪高。咬定海洋强市建设目标不放松,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机遇,着力推进七大行动和22项重点工作,重点实施总投资562亿元的九大类75个重点建设项目,推动海洋强市建设跃上新台阶。随着全市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动力的更加强劲,海洋生态环境的更加优美,一幅人海和谐、向海图强的蓝色篇章正在徐徐铺开……
(记者 商雅雯 通讯员 张永强 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