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东营人|李炳海:盐碱地上种出幸福花

/

  一腔热血,坚守一个信念;一路风雨,只为一个目的。盐碱地上种出幸福花,让家乡的花卉品牌走上全国的舞台。李炳海为传统农业注入新元素、新能量,也带领当地百姓走上了致富路。

/

/

  李炳海在双福花卉基地查看玫瑰生长情况。

  从昔日的一名蔬菜育苗工到今日“黄河三角洲鲜花港”的掌舵人;从租赁温室种植单一品种到现代化种植基地培育百余种高端花卉;从骑着摩托车卖蔬菜种苗到足不出户就将鲜花卖到全国各地;从公司总经理到全省花卉产业带头人、农民工之星、东营最美青年,他用了20年的时间。

  他就是东营双福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炳海。20年艰苦创业,在这片广袤、荒凉的盐碱地上,李炳海种出一片姹紫嫣红。

  奋斗的人生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

  一辆汽车匆匆驶入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田庄村南的“黄河三角洲鲜花港”,车轮在路上留下两行泥土斑驳的印记,李炳海从另一个基地建设现场匆匆赶来。他说话声音洪亮,语速很快,举手投足间透着利落。

  1998年,李炳海毕业后来到大王镇一家农业企业工作。虽然工作与所学的热电专业毫不相干,但李炳海踏实肯干,十年间在蔬菜、花卉的育苗销售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1年,不甘于现状的李炳海辞职创业。做了一段时间的蔬菜种苗后,行业嗅觉敏锐的李炳海发现花卉市场价格在不断上涨,利润空间很大,于是,便有了舍弃蔬菜育苗,专心种植花卉的想法。

  说干就干,2012年,李炳海筹集资金,来到省黄三角农高区,成立了东营双福花卉有限公司,那时,生产基地是租赁的,公司只有十来个人。李炳海吃住在公司,花卉运往外地也需要自己装车。“租赁温室存在一个问题,固定的温室条件不匹配所有的花卉。种植的花卉需要去适应现有的温室条件,这也导致了花卉种植次品率比较高。”李炳海说。于是,李炳海在2015年开始自己建温室。不到三个月,两万多平方米的温室投产运营。“建这个温室就是专门种植玫瑰的,透光率、温湿度参数最适合玫瑰生长。现在花卉次品率基本控制在1%以下,这在全国都属于比较先进的水平了。”李炳海介绍。

  随着公司的发展,2017年,李炳海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田庄村流转了村里630余亩盐碱荒地,建起一座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花卉种植基地。2019年,李炳海又在东营区牛庄镇打造了一个8万平方米的鲜花基地。期间,他既当老板,又是员工,既要管理公司,还亲自到花卉基地手把手指导栽种。从花卉基地的布局,花苗的引进,品种的选择,他无一不亲自过问,每天手机上的步数基本都在两万步。李炳海将双福花卉从租赁温室种植单一品种的小规模养植基地发展成为现在拥有现代化智能温室16万平方米、市场热销高端花卉品种近百余种、年产盆栽花卉800余万盆的“山东省齐鲁花卉产业示范企业”。他也先后被授予山东省齐鲁花卉产业带头人、新时代东营最美青年等荣誉称号。

  用创新赢得行业“话语权”

  盐碱地上也能种花?田庄基地建设伊始不少人都充满着疑问。李炳海介绍,盆栽花卉种植最重要的不是土壤,而是冬季加温问题。他通过多方考察,将油田油井污水地热循环利用技术应用到花卉智能温室养植中,采取“取热不取水”的方式将油井热能转化为温室加热,使整个园区供暖实现无污染零排放,切实做到了绿色环保,有效解决了在北方花卉市场制约企业发展的冬季取暖问题。另外,还在全省花卉企业中首家使用连片式潮汐灌溉苗床、肥水一体化和回收再利用系统,做到了精准施肥,肥水利用率达到100%,实现了产品的标准化、一致化。

  李炳海在花卉生产过程中坚持“良种为先”的发展理念,先后与荷兰安祖、迪瑞特、比利时德鲁仕、德国班纳利等国内外知名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引进320余个品种,确保了公司产品高质量、高标准。另外,还极力促进公司与大专院校、院士科研站的合作,先后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2021年与农科院合作发明蝴蝶兰新品种“鲁卉金蝉”,并牵头制定省内红掌、蝴蝶兰行业标准《北方设施红掌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北方设施蝴蝶兰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以创新为“双福花卉”赢得了行业“话语权”。

  双福花卉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李炳海坚守“契约精神”,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的责任和担当始终坚守如一,不合标准的产品绝不流向市场。正是因为对于品质近乎苛刻的坚持,李炳海种植的微型玫瑰、红掌、竹芋等市场热销高端花卉产品在中国第九、第十届花卉博览会、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展会上屡获殊荣。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济南、青岛等大中型城市,受到客户的一致青睐。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炳海不忘初心始终把“忠诚于党、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创业伊始,就将“花香四季、田园双福”作为公司的主体定位,以设施农业养植为产业基础,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动力,在做大做强花卉产业的基础上,朝着“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的总体目标不断奋进。

  他还创立了以市场营销为先导、以技术种植为基础、以科技研发为支撑、以物流运转为保障的“4+1”双福模式,培养了一批本土年轻技术人员。双福花卉的技术人员每年都要出国学习、考察,紧跟花卉行业发展潮流。

  “这些盐碱荒地几十年不长庄稼,我们流转后,每年给村民土地流转费75万元,同时还吸纳了150多名村民到我们基地打工。一份土地流转费用,一份工资,一年能增收30000多元。”李炳海说。通过以生产基地为核心创造就业岗位,辐射周边村庄劳动就业,切实引领群众致富。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全面打造“双福花卉”高端品牌完整产业链,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以高效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每年的中秋节、母亲节等重要节日李炳海都要到公司驻地村庄,为老人发放鲜花,已累计发放鲜花5万余株,价值80万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虽然李炳海因为疫情影响损失几百万元,他还是向市人民医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等单位捐赠了价值300万元的鲜花30万盆。多年来,李炳海发展企业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积极扛起企业社会责任,持续发力公益事业,以多种公益行动向社会传递关爱,诠释企业温度。

  花海灼灼,初心不改。怀揣着鲜花梦,李炳海用无怨无悔的辛勤付出呈现给世人美丽与芬芳,也为自己交出一份精彩的人生答卷。

(东营日报记者 魏玉珠)

责任编辑:刘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