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职教,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写在垦利职业中专建校40周年之际

  四十春秋,巍巍荡荡。

  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一颗璀璨的职教明珠冉冉升起。

  高标准实训车间里紧张学习,体育文化艺术节上起舞奔跑,窗明几净教室里奋笔疾书……冬日的垦利职业中专,青春活力澎湃,动静间映照出学校积淀40年的精神气度。

  从县农业技术中学到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从最初两个专业、两个班到11个专业、58个教学班,从在校学生不到200人到4156人,四十载的华丽蝶变,写就漫漫求索、中流击水的风雨华章!

  容德汇才,正心成人。向着“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接轨国际”的目标,垦利职业中专凝心聚力再出发、砥砺奋进新征程。

垦利职业中专校区

  “不折腾不懈怠”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981年8月,垦利职业中专的前身——县农业技术中学在原建林乡政府驻地成立。

  烁玉流金的八月,“职业教育”的种子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萌芽生根。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黄河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一代代垦利职教人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专业类别不断增多,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直到上世纪末已成为“省级重点职业中专”。

  2001年8月,垦利县第二中学与垦利职业中专(原垦利县职业教育中心)合并,按照“突出普教,巩固职教,共创特色”的思路,实行“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双轮驱动,拉开了学校发展新序幕。

  “那时的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一个食堂、三排平房,操场就是水洼地,在校生仅有200余人。”学校就业办主任韩卫军仍记得,由于学校人很少,以至于运动会上午预赛,下午就决赛。

  2008年,随着学校取消普通教育,垦利职业中专成为“纯粹职业学校”。如何转型发展,成为摆在学校领导班子面前的一道难题。

  “以前,学校靠着‘双学籍’优势,招生形势一直不错。但取消普通教育后,学校招生大幅下滑,大家感到压力很大。”在垦利职业中专党总支书记、校长邓鹏看来,2008年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转型,学校才能发展、才有未来。”

  “学校可能有发展慢的时候,但不能有瞎折腾的时候。爬坡过坎,要有‘不折腾不懈怠’的定力,瞄准方向,持续用力。”邓鹏说。

  在学校积极争取下,2010年,垦利区投资2500万元建设职业教育实训楼,进一步改善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条件,为学校转型发展打好基础。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围绕如何打好“转型牌”、念好“职教经”,学校党总支一班人殚精竭虑、不断探索。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校党总支把激发内生动力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突破口与支撑点。垦利职教人再一次找到了奋进的方向。

  ——优制度:实施内功提升、双元育人、质量兴校三大战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集中力量破解了学校招生、特色办学、学生就业出路等一系列问题。

  ——严管理:制定完备的制度汇编,着力建设内驱型管理机制,严格执行“三步六阶”管理办法和工作运行机制,充分激发了教职工干事创业的活力。

  ——强队伍:按照“培训增功力,进修增实力,实践增战力,引进增活力,互通增张力”的思路,打造职教铁军。

  这套制度的、管理的、队伍的“组合拳”,打开了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在垦利职教人看来,以“创”促干、以干促“创”,是提升办学水平的好路子。

  2013年,学校开展创建省级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成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的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紧接着,区委、区政府投资7400万元新建实训楼、实训车间、餐厅、体育馆等基础设施。

  随着各类创建工作的推进,学校改革发展蹄疾步稳,走在了全省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最前列,先后获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省首批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全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每年为社会输送1000余名毕业生,许多毕业生在各行各业表现突出、成绩斐然。

邓鹏校长详细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

  分类施教 产教融合

  让每名学生都有出彩机会

  今年8月的一天,垦利职业中专毕业生董继轩的父母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学校。

  “最想感谢尹刚老师,要不是他培训指导,我不可能有被保送上本科的机会。”董继轩说。

  如今,董继轩已成为山东交通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大一新生。严师出高徒,靠着苦练CAD画图,董继轩的画图速度超过了全省90%以上的学生,获得全省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项目比赛一等奖,被评为全省技能拔尖人才。

  相比夏季高考,春季高考更突出技能,这是职业中专学生提升学历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垦利职业中专狠抓教学管理,稳步提升了教学质量,大批学生通过春季高考进入本科院校,实现了人生梦想。特别是2014年,全校462名学生参加春季高考,403人考上本科,综合成绩位列全市第一、全省前茅。2021年春季高考,该校有1059人参加,本科录取455人,专科录取479人。连续多年,该校春季高考本科录取人数一直保持在全省前列。

  在垦利职业中专,像董继轩这样靠职业教育改变命运的学生还有许多。这几年,越来越多家住中心城区甚至周边地市的学生,争相到这里求学,垦利职业中专在校学生已达4156人,职业教育“磁场效应”不断增强。

  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相比普通高中,学生生源质量差是垦利职业中专面临的客观问题,许多家长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十分焦虑,甚至“差生进职业中专”成为许多人的认识。

  垦利职业中专副校长宁学军坦言,针对学生生源特点,校领导班子反复调查研究、论证思考,最终将分类施教、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主要方向,着力打造多元融通的人才成长培养体系。

  “在进行焊接的时候,手一定要稳……”在垦利职业中专教室,焊接专业高级教师高玉芬正教授学生焊接知识。作为“能工巧匠进校园”计划引进的兼职教师之一,高玉芬曾在胜利油田工作,参与了十几项油田重点工程的金属容器、构件的焊接任务。在教学中,她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和性格特点因材施教,理实一体化的授课方式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在垦利职业中专,类似的校企双师创新教学比比可见。在具体实践中,该校将企业前沿的全新技术要素、知识要点、创新教育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积极推行“项目+”“情景+”教学模式,广泛应用项目说明式专业课教材,构建了“校企双轨制”教学体系,让校企成为教育教学、实践应用的人才培养主体,实现了校企合作育人才的“化学反应”。

  此外,学校抓住多次省市技能大赛在学校举办的机会,持续加大实训力度,通过教师加强日常训练、聘请技能人才进校指导等方式,有力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学生在省市技能大赛中屡屡获奖,得到各界广泛认可。

  “车间里的数控车床和学校实训室的一样,所以适应得很快。”垦利职业中专2018级毕业生张庆华,靠着过硬的操作技术,毕业后进入垚坤模具有限公司工作,如今已成为车间主任。

  近年来,垦利职业中专联合中国万达集团、万德福实业集团等知名企业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设立校外实习基地,与东营职业学院等省内四所高职院校联合设立“3+2”学习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就可到企业顶岗学习,考核合格的颁发中职学历证书,表现优秀的可与企业签约。

  校企合作,成为学校特色办学的有效路径:

  ——2010年技能班178名学生中,10人进入东营技师学院和青岛求实学院深造学习高级技工,其余168人被正汉生物科技、威海迪尚大栋等大中型企业抢聘一空。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约100名学生与威兰德特钢公司、垚坤模具有限公司顺利签约。

  ——与泰国博仁大学进行联合办学,为学生拓展了出国留学途径。

  ……

  大批“金蓝领”出校门进企业,不仅彻底改变了公众“差生进职业中专”的认识,而且有力缓解了企业“招工荒”,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信息化课堂

  改革创新

  实现教学软硬实力双提升

  多年以来,职业教育一直处于改革发展的历史时期。对于一座县城里的职业中专来说,蹚出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子,不仅要有改革的决心和勇气,还要有创新的智慧与定力。

  “如何办好立足于东营地区的新时代职业教育?”“如何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办老百姓欢迎的职业教育?”“如何实现垦利职业教育的本土化改革创新?”

  职业中专是垦利的,也是东营的,更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但归根结底是垦利的。邓鹏校长提出的“创新三问”,是历史之问、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更是吹响了职业中专改革创新的号角。

  “这像是一个魔镜,戴上之后感觉就像在现场一样。”在垦利职业中专建筑工程实训室,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正借助VR技术,进行施工安全实训。

  “通过仿真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感受不规范施工带来的人身安全伤害。”专业教师刘守峰说,VR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弥补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符合的问题。

  除了VR仿真,实训室里无处不在的二维码,让教学更加智能便捷,学生只要轻松扫码,就可实现精准学习、个性化学习。“教学信息化、学习信息化,已成为学校上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抽象知识更形象化、具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让学生的成绩提升非常明显。”学校一位教师说。

省电子商务产教联盟成立大会在垦利职业中专举行

  在垦利职业中专,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管理各个环节。

  “已收到求助,即将赶到。”在学生宿舍,教师正对刚安装的防欺凌语音智能系统进行测试。

  “在学校视频监控不能覆盖的盲区安装防欺凌语音识别系统,全天候检测异常声音,并在自动识别后将报警信息实时发送到安保中心和教师的手机。”学校学生管理处负责人介绍,AI识别系统改变了以前信息化单兵作战和信息孤岛的现状,把信息化系统数据进行统一汇聚,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

  改革发展,关键要做好“人”的文章。

  “学校设有绩效考核奖、尊师重教奖等多个奖项,全面面向一线教职员工,校领导不占名额。”学校一位教师坦言,以上率下,制度创优,有效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师资水平提升“五增工程”,按照“培训增功力,进修增实力,实践增战力,引进增活力,互通增张力”的思路,大胆创新,深化改革,形成了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2007年,语文教师李会菊刚到职业中专时,心情有点失落,“那时学校规模小,学生少,学生生源差。”但刚入职的李会菊就被同事们的干劲震撼了,无论有没有教课任务,许多老师都自发到学校备课,在大家的影响下,李会菊不仅提升了教学水平,而且磨炼了意志,成长为一名骨干教师,获得全国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二等奖,全省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一等奖。

  在垦利职业中专,教师定期住在宿舍楼,与学生一起住、一起学、一起锻炼,这种全员管理模式不仅感动了学生家长,也感动了社会各界,凝聚了比学赶帮超的正能量。

  目前,学校拥有双师型教师121名,中高级职称教师155名,省市县级教学能手45名,各种比例在同类院校名列前茅。近三年,在省级优质课评选中,先后有6人获奖;在全国创新杯说课以及信息化说课比赛中,先后有8人获奖;在全省信息化说课比赛中2人获二等奖;在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得国家二等奖一个、省一等奖一个、省二等奖二个、省三等奖三个。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创造新的历史。

  在浩荡的时代大潮中,在神奇美丽的黄河三角洲,垦利职业中专正抖擞精神,阔步迈向职业教育新高峰!

  (记者 王俊杰 通讯员 綦延辉)

责任编辑:刘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