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服务区域发展的人才新高地!山东石油化工学院高质量推进学校人才队伍建设

  今年4月,刚刚设立的山东石油化工学院首次对外发布2021年度高层次人才公开招聘简章,拿出各种优厚的待遇,面向海内外招聘领军人才及优秀青年博士,并在科研经费、安家费、人才配偶安置、子女入学、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等方面给予保障。信息一经发布,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已面试博士8批次30余人,录用17人,教师队伍学历学位层次明显提升、专业结构显著优化。

  “致治之道,首重人才。”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一直都是高等教育改革和事业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和核心动力。秉持“人才是学院高质量发展第一推动力”的理念,新设立的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育并举,着力培养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学校未来发展强基固本,为东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引”有好政策。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服务有关制度,加大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或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人才待遇。在参考外地市省属高校人才引进政策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服务办法》和《人员选聘工作方案》,大幅度提高了各类人才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年薪等待遇,确保学校人才招聘政策处于省属院校第一梯队,增强了对人才的吸引力。近年来,学校先后引进“双一流”建设院校或海外著名院校毕业研究生300余人,为转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目前,学校现有硕士学位及以上教师已达370人,其中有博士学位教师43人,具有海外高水平高校留学经历的教师30人。整个师资队伍专业素质不断提高、结构日趋合理,成为推动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未来发展的骨干力量。

  “引得来”,还要“留得住”,更要“用得好”。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大力实施教师培养提升计划,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升学历学位层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人才成长开通绿色通道。以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为载体,推进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鼓励广大教师到知名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积极参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院建设,着力培养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目前,学校现有教授24人,副教授144人,多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黄河三角洲学者、东营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6月16日,山东大学与东营市人民政府支持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建设签约仪式举行;8月31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东营市共建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签约仪式举行……近期,一系列合作共建协议签署,进一步为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加油助力,让学院的人才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在全面深化与省内外高校战略合作的基础上,东营市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石油大学、山东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共建力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加大对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的支持。

  以人才队伍引进和培育为根本,以优势特色学科群为牵引,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积极推进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根据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瞄准我市“5+2+2”产业培育思路,主要发展能源工程、化工安全、智能制造三大类专业群,协同发展能源经济、教育类专业群,重点培育新能源类专业,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契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契合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形成以石油、化工、机械等工科为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胜利油田的建设等培养应用型人才。

  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强化办学特色,努力瞄准有特色的、一流的应用型大学目标,着力打造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新高地,为东营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 关晨歆 张利波)

责任编辑:邓玉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