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大潮澎湃起 扬帆正当时——我市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强市工作纪实

  21世纪被称为海洋世纪,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是一个远未完全开发的“聚宝盆”。新时代,海洋已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长极作用愈发显著。

/

  通和海洋牧场平台。 记者 周广学 报道

  向海则兴,向海图强。近年来,我市以实施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充分用好海洋资源,注重海洋生态修复保护,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快实施海洋科技创新,一批海洋特色产业迅速崛起,推动了我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翅碱蓬“回家”,东方白鹳“添丁”,海洋生态逐步改善

  九曲黄河,携沙带浪,驰骋万里,在东营境内汇入渤海。黄河入海处,除却澄澈的蓝与极致的黄,还有一种热情的红,叫“红毯迎宾”。“红地毯”景观是黄河口独特的湿地自然景观,是由一簇簇高20厘米左右、学名翅碱蓬的野生植物“织成”。每到夏秋时节,红彤彤的翅碱蓬给黄河入海口披上艳丽的红装,像火海、似朝霞,分外迷人。

  这红装,美虽美,却易碎。海岸带是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区域,也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最后一道防线。过去,部分海岸带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及服务功能受损较重,翅碱蓬编织的“红地毯”逐年减少。

  “关爱海洋”并不是一句口号,东营坚持发展与保护并举,奏出一曲人海和谐的发展乐章。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完成《东营市海岸带保护规划》编制及《东营市国土空间规划海洋专项研究报告》,并以卓有成效的实际作为,持续加大海洋生态修复力度,积极争取渤海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蓝色海湾”项目,加快修复我市海岸带生态环境。

/

  海洋生态修复项目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提供)

  2020年,东营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启动,南起永丰河,北至咸水沟,防潮大堤以东26公里海岸接受修复,养殖池塘被迁出推平,整治修复滨海湿地面积2197公顷、岸线5.33千米,开始人工引回这里的“原住民”翅碱蓬和牡蛎礁。通过该项目实施,解决黄河三角洲海堤防护能力差、湿地互花米草入侵、盐地碱蓬和海草床退化等突出的生态问题,实现滨海湿地“防护——治理——修复”和谐可持续发展。现在随着退养还湿、退养还滩持续推进,我市的海岸线上“红地毯”景观重现,东方白鹳、黑嘴鸥等多种鸟类数量大量增加,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升。

  2021年,增殖放流工作全面展开,已放流中国对虾5.4亿尾、梭子蟹4008万只、海蜇1.4亿只,持续恢复近海生物资源。首次在中心城区水系开展“放贝养水”活动,在广利河、溢洪河等中心城水系底播三角帆蚌200万只。在自然保护区、天鹅湖湿地水域实施“放鱼养水”,投放鲢鳙草鱼等鱼种100万尾,有效改善水质环境。同年,我市组织申报2021年度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在国家竞争性评审中取得全国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中央财政扶持资金3亿元。

  各项数据显示,这里的河口湿地面积逐年扩大,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由建区时的187种增至370种,甚至首次发现东方白鹳在城区“安家产子”。黄河三角洲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的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据“湿地国际”官网公布,全球目前共9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2条从这里经过。每年秋冬季节,数百万只候鸟在这里栖息、补食、越冬,堪称“鸟类的国际机场”。

/

  唱响“海洋牧歌”,发展特色产业,海洋经济方兴未艾

  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经略海洋能力,是东营实现由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转变的美好蓝图。随着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我市高质量发展步入更加宽阔的天地,传统动能加快改造,新动能不断蓬勃成长,一批现代特色海洋产业开始崛起,特别是6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0.2亿元,推动海洋渔业稳步提升、海洋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逐步起势,特色海洋港口建设加快推进,近三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提高近7个百分点。

/

  康华海洋牧场观览“河海交汇”。(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提供)

  从东营中心渔港码头,乘坐快艇,40分钟即到达离海岸线7.8公里的康华海洋牧场,踏上牧场这座自升式多功能平台,抬眼远望,满目都是泛着粼粼波光的海水,瞬间感到万物的渺小,海洋的伟大。据介绍,这是全国最大的海洋牧场自升式多功能平台,毗邻黄河入海口黄蓝交汇处,是观赏黄蓝交汇自然奇观的最佳地点,目前正在着力打造全省规模最大、品种众多、模式先进的以贝类底播为核心特色的海洋牧场,建立一个与黄河入海文化相结合的海洋休闲基地。康华海洋牧场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也是黄河三角洲首家。我市将依托康华、通和等海洋牧场,加快实施“海洋牧场+旅游”工程,打造现代休闲渔业旅游特色产品,让海洋渔业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在苍茫大海上唱响“田园牧歌”。

  以打造环渤海现代特色渔业强市为目标,我市设立海洋渔业产业基金,加快推动传统渔业养殖向品牌化提升、水产品向深加工发展。2020年,全市实现水产品总产量48.2万吨、总产值83.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7%、9.6%,增速均居全省首位。全市南美白对虾育苗能力突破150亿尾,同比增长25%;黄河口大闸蟹联合育种基地33个科研池塘投入使用;海参育种实现突破,我市首个耐高温、生长快的海参新品种“华春1号”已报农业农村部审批。同时,加大黄河口大闸蟹、海参、对虾、贝类等名优水产品培育力度,形成了总规模70亿元的黄河口特色优质水产品产业集群。

  东营港区油品及液体化工码头。(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提供)

  近年来,我市立足产业基础,突出高端、绿色、智能、品牌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特色产业。我市出台重点产业“链长制”实施方案,将海洋石油装备作为15个主要产业链之一重点推进,万达海缆、大东联、万邦等涉海企业项目入选2021年度第一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扶持名单,海盛集团成功入选全省现代海洋产业十强龙头企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逐步起势,陆海蓝圣公司年产5000万粒壳聚糖、氨糖、壳寡糖系列产品项目开始试生产,诺康公司500吨保健食品生产项目进展顺利。中海油千万吨原油储备基地开工建设,中海油垦利油田成为我国石油勘探开发领域首个混合所有制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26亿元、税收75亿元,年内垦利16—1油田建成投产。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装机容量237.1万千瓦,发电量达到32.8亿千瓦时,非水能源占比达到12.1%。

  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海工装备企业已发展到97家,主要产品涉及钻完井装备、采油装备、海洋油气装备等6大系列,胜利高原、万邦等10家企业、35项产品和服务获得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市场准入。

/

  聚力创新赋能,打造“深蓝重器”,海洋科技未来可期

  开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东营的重要潜力在海洋、空间也在海洋。近年来,我市聚力创新赋能,加快实施海洋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发展支撑保障能力。

  威飞海洋装备公司,作为我市海洋装备企业的领军企业,长期专注油气能源海洋及水下系列化智能装备技术研发,建有海洋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及测试中心、海洋水下装备重点实验室,自行研制了高端海洋及数字化水下油气生产系统,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50项。2020年实施的年产300套海洋井口采油树系列产品项目入选省重大项目名单,建成后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生产系统设计、制造、作业、集成及管理的综合技术和能力,解决了我国“卡脖子”技术问题。目前,威飞海洋自主研发的水下井口采油树顺利通过实验室测试,已交付中海油进行海上油气开采测试,打破了欧美企业垄断,为国家渤海区域油气增产开发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曾几何时,我国用于海水淡化的纳滤和反渗透复合膜市场被国外几家大公司垄断,国内反渗透领域对外依赖度达到95%以上,远超国家核心技术安全警戒线。山东九章膜技术有限公司,始终以实现海水淡化关键膜技术国产化、打造海水淡化膜技术民族品牌为目标,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原动力,将公司年利润的20%划为研发预算,依托中科院系统高端实验平台,搭建设计开发、工艺控制、检测试验等三个高效专业的研究平台,攻克了膜技术化学配方,已形成制备反渗透膜元件核心技术体系和系列高性能产品生产能力,产品包括反渗透膜元件、纳滤膜元件、卷式超滤膜元件等多系列高性能水处理膜元件,与同型产品相比使用寿命提高10%以上,客户遍布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及中东、中亚、非洲、北美、南美等海外市场。

/

  海洋石油水下装备测试试验中心。(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提供)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我市加快高端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壮大海洋科技人才队伍,打造黄河三角洲地区“科技兴海”新高地。建成高原公司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省海洋石油钻采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层次科研机构,海洋钻修井装备、海洋石油平台膜分离制氮设备等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聚焦海上油气智能高效开发技术与装备领域开展技术攻关,胜利油田高原公司获批筹建山东省采油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我市与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共建黄河三角洲海洋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院签约,黄河口大闸蟹产业研究院建成投用,成为我省首个大闸蟹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性平台。

/

  黄河口大闸蟹产业研究院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提供)

  我市扎实开展海洋产业人才科技对接活动,引进推广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术(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引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毕允晨等一批高层次人才。深化油地校科技人才融合,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东营产业技术研究院、胜利工程高端装备产业基地等创新平台成效渐现,正在打造石油技术服务与装备公共创新基地。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引导支持现有医药企业精准对接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等涉海医药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5个产品获国家专利。

(记者 蔡文龙)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