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卫生健康系统牢牢把握办实事这个基本着力点,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相结合,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扎实开展项目攻坚、基层网底、健康义诊等“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更多健康实惠和医疗利好送到群众身边。
锚定项目攻坚,聚焦解决群众健康所需
围绕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5月14日,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千名乡医学中医 百名中医基层行”活动启动,为广大群众送去家门口的“简、便、验、廉”中医药服务。
这是我市卫生健康系统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攻坚为抓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帮助群众解决看病就医难题的生动缩影。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深入开展看病就医难题大排查,初步确定“检测在身边、接种更方便”疫情防控便民行动、“检查结果互认”方便患者就医行动等12项群众关心难题项目,躬身践行,全面攻坚。
市疾控中心结合疫情防控实际,聚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推进、公共卫生应急检测能力提升项目等5项健康惠民实事,全面打响疫情防控、疾控体系建设等攻坚战、主动战。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启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攻坚工程,在为民办实事中彰显公益属性。
市中医院(市胜利医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建立心血管内科专科联盟,并在医院设立知名专家李学斌教授东营工作站,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奠定基层网底,加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是基层群众的就医心声,也是织牢基层医疗服务网、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分级诊疗落实的现实需要。
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中,市卫生健康委以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为抓手,牵头推进医药卫生“三医联动”改革,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建成医联体22家,有效提升了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在已有三个县区被确定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的基础上,以县区二级医院为龙头,改革辖区内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体制,实现了人事、财务、资产、业务、药品耗材配送、后勤保障“六统一”管理,推动县乡医疗健康服务同质化发展。
在此过程中,我市所有县区均启动了2.0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居民达90.99万人;加速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互联网医院线上问诊服务达到1.1万人次。
为进一步筑牢公共卫生基层网底,市卫生健康委还联合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爱卫办共同出台方案,推动建设集宣传国家卫生健康政策、普及健康知识、组织动员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健康人居环境质量和居民健康素养等于一体的村(居)民委员会下属公共卫生委员会,已实现全市1877个村居全覆盖。
开展健康义诊,不断扩大健康知识普及圈
前段时间,11名市东城医院党支部成员走进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格林星城小区居民家中,为独居、失能老人进行肝功、肾功、血压、血糖、血脂、血常规、心电图等专项检查,深入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健康咨询和用药指导。
“我现在年龄大了,儿女都在外地,一个人去医院很不方便,你们上门来给我检查身体,太感谢了。”89岁的小区居民朱凤英激动地说。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聚焦健康知识宣传与健康服务上门,把“群众要办”变为“我为群众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市疾控中心组织党员到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林社区和阳光社区“悦邻”集市,开展了“关爱生命 科学防癌”主题宣传;市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支队到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林社区开展“法律法规进社区”便民服务活动;市人民医院医技第二党支部,组织到省黄三角农高区开展“学党史悟初心 送健康担使命”健康宣讲及义诊活动……截至目前,仅市直卫生健康系统所组织的健康宣讲及义诊服务已超100场次。
(记者 周乃东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