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东营·最美东营人︱李聪聪:用心用力用情 走进学生心里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教师,作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依托,作为实现大学生价值引领的骨干力量,他们是离大学生最近的人,与学生一起分享快乐、帮学生排解烦恼;他们在思政教育的最前沿,帮助学生拨开迷雾、找准方向;他们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也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辅导员。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李聪聪始终用心、用情、用力教育学生,服务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她“做个散发着光芒和自信的高校教师”的教育初心。

  做好一名辅导员的关键,是与学生以心换心,窍门是“走心、交心”。

  2015年,李聪聪从山东大学研究生毕业,来到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油气工程学院担任辅导员。工作五年来,她始终与学生保持朴素而真挚的朋友关系,不忘做辅导员的初心,在自己热爱的辅导员工作上深耕细作,累计辅导学生1600余名,并担任学校生涯规划辅导员团队负责人,成立工作室2个,开设公众号1个。

  学生有问题时总是第一时间跟李聪聪沟通交流。

  她用情怀与担当、热爱与奋斗,争做新时代优秀高校辅导员,授人经纶,启人求真,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辅导员”“山东高校辅导员工作论坛论文一等奖”等省市级奖励10余项,“学生工作先进个人”等校级奖励20余项。

  知学生之所想,搭建与学生沟通的心路桥梁

  “我们离学生最近,必须为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李聪聪说,辅导员是高校“大思政”格局中重要的一环,担当“育才造士,为国之本”职责。

  在工作的五个年头里,李聪聪总是一有空就去课堂和寝室里与学生谈心交流。正是通过一次次与学生深入的沟通,让李聪聪了解到只有真正走到学生中去,将学生看做自己的弟弟妹妹,朋辈般贴近他们,服务他们,做学生工作才会更有底气。

  “很多孩子,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一些弯路,当我们及时发现,并且加以引导,也许结果会大有不同。”李聪聪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她从事工作的第二年。在应届毕业生的最后一场考试中,李聪聪发现一位学生迟迟不来考试,她心急如焚——如果错过这场考试,他就没办法毕业了。于是李聪聪赶忙尝试用电话、短信和各种网络通讯联系他,终于在一个凌晨收到了这位学生一条长长的回信,他说:“老师,我崩溃了!我网赌欠下了很大一笔钱,父亲得了重病也需要钱,我没有办法就网络借款,加上之前赌博,欠了10多万的债。现在我的电话每天都被打爆了,我藏在了一个地方,您别找我,我不能去参加考试了。”看到学生此时处于困境,李聪聪并没有急着去批评教育他,而是急忙联系到他所“藏”的地方,告诉他:“如果你欠钱了,又没毕业,你会带来双重损失;如果你欠钱了,但是你毕业找到了工作,那么现在的错误很快就能弥补,而在关键时候逃避,会让你覆水难收。”一阵苦口婆心的劝导,这位学生终于跟她回了学校,后期通过班干部和其他学生的补习,最终成功通过考试,拿到了毕业证。这位学生离校时主动找到了李聪聪,为她深深鞠了一躬:“老师,每年的教师节我都会来看您的,您就是我的姐姐。”

  除了用心关爱学生,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能够有能力去解决学生的问题,李聪聪还十分注重价值引领,积极开创思政教育新模式,强调学生自我教育,开展“主题微党课”“最美党课主讲人”系列活动,学生党员主讲23场,形成朋辈效应;加强红色教育,每年开展10余次东营地区红色文化学习活动,选拔优秀学生党员赴临沂、威海、南京等地学习;充分开展网络思政,疫情期间,发起“‘胜’援抗疫,‘油’我开讲”系列视频教育;作为东营市意识形态工作培训资库人员、“中国梦•新时代•花小康”百姓宣讲员,主动深入社区、红色文化基地历史文化进行宣讲……

  应学生之所需,成为那个“被需要”的辅导员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李聪聪对自己、对学生默默许下的承诺,也是她的教育初心所在。

  “老师,我想竞选学习委员,因为我能坚持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背单词。”到现在,李聪聪耳边时常回想起这位男孩坚定的声音。刚参加工作不久,在班级内选举学习委员时,李聪聪深入了解到每一位竞选学生的情况,最终破格录用了一位来自贫苦农村单亲家庭,底子差、不善言辞又没有班委经验的学生。许多老师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李聪聪却说:“判断一个人优秀与否,并不取决于他到达巅峰的高度,而是取决于反弹的力度。他虽然条件不好,也没有经验,但是他勤奋好学、吃苦耐劳,既然他向我许下了承诺,我想让他试一试。”在李聪聪的鼓励和帮扶下,这名学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更加努力学习,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大三更是荣升为学院学习部部长,获得国家奖学金。“看,我们现在也时常通过微信联系,就像姐弟俩一样。他现在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我这条路可是铺对了!”李聪聪一边说,一边露出幸福的笑容。

  浇花浇根,育人育新。六年来,李聪聪亲手带过1638名学生。每带一级学生,她都会用最快的时间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情况,在网络思政教育、文化育人、志愿服务、贫困学生帮扶、校企合作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深入研究;注重职业化发展,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8篇,主持校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项目2项,并担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团队负责人,成立了贫困大学生帮扶教育工作室,开设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号。其中,贫困大学生教育模式等经验被学校广泛推广。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面临“成长的烦恼”时、遇到就业瓶颈时,李聪聪总是与学生平等交流,带领团队为这些学生的问题“量身定制”、解疑释惑。也正是因为这样,学生与她建立了信任与尊重,当学生有困难、有焦虑、有压力、感到无助时,总是会第一时间想到她,向她倾诉。

  虑学生之所急,润物无声让教育的力量得到传承

  几年来,让李聪聪与学生之间彼此感动的例子有很多,但是其中一个学生让她印象深刻,让她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

  “2017年,我遇到了一个学生。不上课、不出席任何集体活动、不喜欢跟别人交流、不交学费,很是奇怪。我想跟他沟通沟通,但是他电话不接、消息不回,我就去他们宿舍找他。叫他起床,他不理;跟他说话,他装睡;训他也好,表扬他也好,关心他也好,他都置之不理。我那时候正好怀孕3个月左右,夏天的宿舍里有些闷热,我每次走进楼道都会有强烈的妊娠反应,有一次,我坐了很久,在他的宿舍吐了,委屈与难受后哭了起来。他终于起来给我倒了一杯水,开始跟我说话。”李聪聪回忆道。原来,这位学生的父亲患小儿麻痹症,母亲又有精神疾病,家庭贫困,平时生活费十分有限。最近又因为没有钱给女朋友买礼物而分手了,心情十分沮丧。他当时说了一句话,令李聪聪印象深刻:“可能贫穷的人不配有爱情,也不配有未来。”在生活和爱情的打击下,他想要退学去赚钱。

  李聪聪听后以借的名义资助了他6800元钱,并为他积极协调实习公司,帮他渡过了难关。去年,这位学生毕了业,自己创建了一个辅导班,凭借自身努力经营,已经赚了几十万元。“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了他的电话,说要还钱给我,还多给了我5万元,要专门设立一个基金,让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们来借款。”

  在李聪聪看来,教育传播的可能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大爱的延续。

  于她,辅导员工作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跃跃欲试的挑战——成立“经典阅读”个人工作室,疫情期间开展线上共读活动,开辟特殊时期思政阵地;指导“小水滴”爱心志愿服务团队,2018至2020年,组织志愿活动150余次,社会实践10余次,累计服务工时2500余小时;推动学院与石油化工企业校企合作,参与成立10余个校企合作班,并担任3个合作班班主任,形成在校理论学习—企业实习实践——毕业顶岗工作合作模式,为大学生就业和地方人才储备计划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李聪聪始终牢记教书育人的天职,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传道授业,无悔付出;在学术道路上笃定前行,追求卓越;在关爱学生上,春风化雨,启人求真,用的柔情温暖着一届届学子,用情怀与担当谱写“每颗种子都不应该放弃”的思政教育之歌。

(记者 关晨歆)

责任编辑:邓玉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