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欧关系迈向更高水平,习主席这样指方向、划重点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9月14日,习近平主席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会晤,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

  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45周年。疫情发生以来,习主席同欧洲领导人通过电话、信函、视频等方式广泛开展“云外交”,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

  在14日晚这场“云会晤”中,习主席为下阶段中欧关系指明方向,确定重点领域——

  当前,人类社会站在新的十字路口,面临对话还是对抗、合作还是纷争的重大抉择。今年6月,视频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习主席明确指出:“中国是伙伴不是对手。中欧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

  新冠疫情冲击之下,世界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持续累积。中欧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合作什么,具有世界意义。相互支持、团结合作,中欧在推动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恢复经济、维护正义等方面大有可为。

    ——中欧和平共处的力量坚定一分,世界的和平和繁荣就多一分保障;

    ——实现中欧两大市场、两方资源的更好联通、更大效益,推动中欧共同发展更加强劲、更可持续;

    ——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对话化解误解,以发展破除难题,妥善管控分歧;

  ……

  习主席关于中欧关系的这些重要论述,意涵深刻。“4个坚持”,为下阶段中欧关系发展指明方向,也体现中国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诚意担当。

  此次“云会晤”成果丰硕,中欧双方宣布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确认加快投资协定谈判,实现年内完成谈判的目标。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两个中欧合作新机制,一个是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一个是数字领域高层对话,通过这些合作新机制,携手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数字合作伙伴关系

  应对疫情挑战,中欧相互支持、彼此驰援,为国际社会团结抗疫注入信心和力量。

  下一步,中欧合作如何推进?习主席指明重点领域: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配合,加强疫苗研发合作,有序恢复人员往来、为货物跨境流动提供便利,积极开展对非三方合作。

  (记者:徐永春、陈占杰、李晓鹏、高磊、任珂、温新年、陈序、冯俊伟、袁亮、张琪、林惠芬、郭明芳 、林晶、沈忠浩、左为、潘革平;文字:王雅晨、金正、陈杉、常天童;摄影:李涛、李响、庞兴雷;编辑:马晓燕、侯鸿博;视觉:金正、陈杉、王雅晨;新华社国际部 出品)

责任编辑:王敬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