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3月15日,东营宁德时代零碳产业园项目成功签约。宁德时代选择东营,是对东营硬实力的青睐,更是对东营营商环境这一软实力的高度认可。无独有偶,云锡集团、中船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接连落户东营,成为这片土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有力见证者。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引领下,我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积极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创新推出“我陪群众走流程”“项目管家”帮办代办、“拿地即开工”“建成即投产”等改革举措,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新签约招商项目526个,签约金额达2370.49亿元,招商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均超全省平均水平。
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91.99亩、总投资7亿元的荣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86050吨/年有机高分子清洁能源产业链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推进厂房建设。该项目负责人谭玉杰对“东营速度”印象深刻:“仅1个工作日,就同步办理了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排水许可等手续,我们采用‘高效开工一件事’服务模式,完成了项目开工所需的所有审批程序,这在过去难以想象。”这样的场景,正是我市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的生动实践。
每个项目从签约到建设,再到建成投产的背后,需要各政府部门高效衔接,准确及时地接力交棒,从而形成推进项目建设的合力。
走进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项目之家”的电子屏实时显示项目手续办理情况。“改革举措的有效实施,少不了精准的帮代办服务,企业服务中心组建的项目服务专员队伍,为项目开展全链条‘个性化’帮代办服务,根据项目特点匹配改革做法,压茬推进项目手续办理,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限,保障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工作人员罗聃介绍。
“高效开工一件事”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等11项审批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办理,企业可通过山东政务服务网“高效开工一件事”服务专区全程网办,审批用时压缩80%以上。这背后离不开数字政府建设的支撑,各部门的数据在政务信息化系统中实现共享,原本需要企业反复提交的相同资料,如今通过系统即可快速调取,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
为打通项目竣工投产“最后一公里”,我市创新推出“建成即投产”模式。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且不妨碍后续各项验收工作的前提下,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前,可安装生产设施、设备。联合验收牵头部门同步告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设施竣工、节能等验收要求,指导建设单位在联合验收阶段同步办理,验收通过后即可投产。
“高效的审批,让项目抢占了市场先机,为企业节省了可观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金雷新能源重装有限公司手续负责人刘凤伟感慨道。海上风电核心部件数字化制造项目竣工后,通过“建成即投产”这一模式,“联合验收”合格同步完成不动产权登记,并顺利投产。以往,分项验收、不动产登记、投产使用等环节如同分散的“关卡”,企业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逐个突破。如今,通过“建成即投产”,实现了同步办、同办结,将原本复杂繁琐的流程简化为一条畅通无阻的“高速路”。
服务举措和服务项目越实越细,企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才会越来越强。在推进项目落地的过程中,我市一直在证照办理时限、所需材料上做“减法”。同时,针对企业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一一给出解决方案,助推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已开工项目尽快达产达效。
在经营主体登记领域,全面推行“住所标准化登记”新模式,通过“标准化地址+承诺制”方式,企业短短几分钟就能完成住所登记和营业执照办理,为创业按下“加速键”。
针对部分企业因出资人或主管部门已注销或者被撤销,导致企业陷入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困境的问题,我市推出“商事领域代位登记注册”制度。以佰居逸(东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因其中一个股东企业已注销,股权变更受阻。了解到这一制度后,企业迅速申请办理,相关部门按照流程,由原股东企业的出资人代为办理变更,使企业顺利重组架构,持续健康运营。
改革围着企业转,服务跟着需求走。我市建立“四个一”服务机制:一个项目+一个审批服务方案+一张流程图+一个服务专组。针对开工“一件事”所涉及的具体事项、环节流程、审批时限、存在问题等关键要素,提供“点对点”审前辅导,确保申请材料一次达标、审批一次受理、结果一次办结。此外,还设置了专业化的项目审批工作室,对于项目审批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由专业人员“坐诊”或组织“会诊”,为企业制定最佳审批路径、最快协调解决问题、最优节约办事成本,实现从 “坐等申请”到“全程陪护”的服务升级。
围绕东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油装备类工业项目、东营化工产业园化工类项目落地需求,将工程建设审批服务前移至园区派出机构,精准打造工业项目落地“一件事”。将22个事项30个环节整合优化为7个阶段“一件事”办理,实现项目全过程办理用时从100个工作日以上压缩至45天,项目审批用时从35个工作日以上压缩为20天,真正将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政府服务就像‘空气’,须臾不可或缺。”云锡集团项目负责人高志坚的比喻,形象描绘出我市政商关系的崭新气象。我市明确政商交往“可为”“禁为”“倡导”事项,既划清底线又鼓励担当,让干部服务企业“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我市以全省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工作经验为契机,持续深化该项工作,全面检验“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成效。建立常态化走流程工作机制,坚持走前“瞄准问题”、走中“思考答案”、走后“跟踪解决”,推动市直有关“一件事”牵头部门在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社会合作网点,以驻窗办、亲身办、陪同办、检验办、督导办等线上线下相结合多形式多角度多方位查验“一件事”便民利企服务质效,不断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改革事项真能办、真好办、真见效。
梧桐叶茂引凤来。随着中船科技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南山化学高端化工产业园及万豪化工高端原料药等270个产业链项目的成功引进,我市正形成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云锡集团投资10亿元的锡基新材料项目,是该集团在云南省外布局最大的项目。“这里的服务效能和产业生态,让我们看到了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潜力。”项目总指挥高志坚说。
一个个项目的快速落地、企业的快速投产、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彰显着东营高质量、高效率服务的显著成效。下一步,东营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绘就更加多彩的营商新图景。
(记者 周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