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通过科技馆里的视频就能看清种子在土壤里发芽的过程,太神奇了!”日前,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安宁社区星火科技馆,小学生李雨桐发出惊叹。而这正是开发区文化惠民、以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安宁社区星火科技馆,学生正在参观体验。据了解,安宁社区星火科技馆自9月19日开馆以来,已接待青少年400余人次,后续还将定期开展农耕体验、科普讲座等活动。
近年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居民精神文化与生活需求,以特色文化地标建设为支点,持续织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目前全区已建成8个试点文化社区,配套4个文化馆分馆、2处社会文艺组织基地、2处文化站、58个社区(村居)文化活动室及12处数字文化广场,让文化服务走进群众身边,在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的同时,搭建起居民互动沟通的桥梁,为基层治理注入鲜活动力。
种子为媒,解锁科普教育新场景
安宁社区星火科技馆是一座以“种子”为主题的社区科技馆,创新“一厅一区一田”三大功能板块,主展厅在室内陈列各类种子标本,并配备显微镜等互动设备,系统呈现种子的生命历程与现代农业科技;生活体验区让居民参与食材加工;室外实践田为青少年提供种植观察课堂,集标本展示、互动体验与实践种植于一体,让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领略科学魅力。
星火科技馆旨在通过探索种子世界,传递坚持、奋斗与适应的成长智慧,在居民心中播撒科学精神、责任担当与正确价值观的种子。
作为连接多元科普资源的重要平台,这座科技馆持续把优质科普服务带到了群众“家门口”。“我们以种子的生命历程隐喻成长,就是希望在这里播下科学的‘希望种子’,科技馆不仅打造了沉浸式科普场景,还主动与周边3所中小学、2所幼儿园建立长期研学联动机制,成为各校常态化校外实践基地。”安宁社区党委书记李席席介绍道。
据介绍,安宁社区星火科技馆自9月19日开馆以来,已接待青少年400余人次,后续还将定期开展农耕体验、科普讲座等活动,让科普教育更具趣味性和实践性,真正实现“校社联动、寓教于乐。”
运动赋能,构建全龄健身新空间
在锦华社区,由东营市体育局投资改建的锦华智能健身驿站,占地面积达9700平方米,彻底改变了昔日废弃公园的模样,成为居民打卡的好去处。
这座智能健身驿站以“主动健身”和“全龄友好”为目标,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划分儿童游乐区、智能景观区、智能健身区、智慧体测区、老年活动区和休闲健身区六大区域,以健身步道贯通各运动场地。这里既有针对中青年人的力量训练器材,也有适合亲子互动的娱乐设施,还有助力少年儿童提升体能的专项设备,更有专业体育指导员为老年人免费指导动作。
“以前想找个专业点的健身场地得跑老远,现在社区里就有智能健身驿站,器械全、环境好,太方便了!”傍晚时分的锦华智能健身驿站灯火通明,居民张磊刚结束一组力量训练,汗水里满是畅快。72岁的王大爷每天都来练太极拳,他笑着说:“社区专门给我们老年人划分了活动区,还有专业体育指导员免费指导动作,这些有氧器材特别适合心肺康复锻炼,练了大半年,感觉身体越来越硬朗。”
书香润心,打造温馨文化新客厅
不止科普探索、运动健身,阅读空间同样成为社区的亮丽风景。“放学接孩子路过书房,借本书、读半小时,成了我们母子的固定节目。”锦泰社区居民王敏的感受,道出了城市书房的受欢迎程度。
作为开发区构建“一刻钟文化生活圈”的重要节点,锦泰社区城市书房不仅实现了居民“不出小区读好书”的愿望,更通过居民捐书、好书分享、文化讲座等活动,演变为邻里交流、思想碰撞的“文化会客厅”,有效凝聚了社区向心力。
科技馆、健身驿站、文化书院、活动中心等这些文化场所,在各个社区安家的同时,如同一个个文化地标,走入了千家万户。它更像是基层治理的纽带,进一步丰富着群众文化。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开发区将继续丰富文化地标的功能与内涵,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让文化惠民举措更精准、更贴心,以文化“软实力”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让社区更有温度、治理更有效能。
(记者 陈同磊 通讯员 盖一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