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11月17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专场召开。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锋介绍有关情况,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五”期间是我市民政事业发展提标提质提速提效的五年。五年来,全市民政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民政厅的指导支持下,紧扣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抢抓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机遇,坚持“共富共享 幸福东营”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民政部门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职能作用,用心用情用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全市民政系统推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力打造黄河口生态养老目的地。全市建有养老服务机构62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90处、农村幸福院187个,分别较“十三五”末增加47.62%、85.90%、30.77%,县区综合养老中心、乡镇(街道)区域性养老中心实现全覆盖。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设立养老护理员节、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成员照护技能培训,建设精尖型、专业型、基础型养老服务“三支队伍”。出台加快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若干措施,推动建设东方健康小镇等银发经济产业园、聚集区,积极推动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
全市民政系统探索构建更高水平的困难群众帮扶救助体系,共富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五年来,城乡低保分别增长36.08%、57.63%,达到每人每月1075元、930元。建设县乡村三级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75处,汇聚30类136项服务,实施帮扶项目43个,惠及群众8万人次。实施“荧(营)光行”关爱行动,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全过程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推动低收入人口帮扶政策与防止返贫致贫政策衔接并轨,实现身份互认、数据互通,209名监测对象纳入低保、特困保障。
全市民政系统统筹资源,撬动力量,画出最大“同心圆”,全力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五年来,全市慈善组织增长82%、达到69家,发布全省首个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地方标准,成立东营市社会组织总会,召开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幸福黄河口”东营特色彩票全国上市发行,依托福彩销售网点建设“民政为民”服务前哨309个,宣传惠民政策,为遇困人员提供基本帮助。
全市民政系统精确聚焦、精准发力、精心落实,让服务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婚姻登记实现“免费办”“跨省通办”“全电子证照办”,打造万达万恋街、广饶县西关小镇“甜蜜经济”示范街,形成“婚庆一条龙”服务产业链。在全国率先开展“乡村著名 邮路畅通”活动,完成1530个村8126条村内道路命名设标,设置维护乡村地名标志1.5万块。全省率先推出“电子低保证”“电子火化证”,线上开具“社会救助信息证明”,社会救助申请、婚姻登记预约等高频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
下一步,全市民政系统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锚定“十五五”发展目标,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接续奋进,全力开创东营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 宋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