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尹希东,现年63岁,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胜利油田退休职工。退休前,在胜利油田从事党务宣传工作,凭借扎实的工作作风与突出的业务能力,先后荣获中国石化报社“优秀兼职记者”、胜利日报社“优秀特约记者”、胜利油田“十佳通讯员”“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用笔墨为油地发展鼓与呼。
2022年12月退休以来,他始终牢记油地“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的油地融合理念,以“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信念为标尺,坚守“对待志愿工作,像在职时一样”的初心誓言,在油地公益的新战场上续写担当。
近三年来,他累计参与油地公益活动70余次,在《中国日报》、《中国社区网》、“学习强国”等媒体发表油地融合主题报道100余篇,用行动传递正能量,先后被评为胜利油田2024年度“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25年度“老有所为”模范,“五老志愿服务之星”、社区“优秀幸福合伙人”,2025年度东营市助人为乐类“东营好人”称号。他还被仙河镇党委聘为“红领巾巡讲团”讲师,同时跻身胜利油田“五老宣讲团”“五老银龄顾问团”,成为油地融合发展的“银发先锋”。
从油田“老石油”到社区“新社工”,身份的转变未曾动摇尹希东的信仰根基。作为拥有34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第一天他便叩问初心:“我该如何发挥老党员作用?能为油地群众做些什么?要给社会留下些什么?”短暂思索后,他锚定了“三个不能变”的奋斗方向——身份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岗位变了,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变;环境变了,传承石油精神、石化传统的风范不能变。
怀揣这份坚守,尹希东主动加入胜利油田桩西老年服务部“桩西老伙伴志愿服务队”和仙河镇幸福社区“康乃馨老党员志愿服务队”。第一次穿上“红马甲”参与“环境卫生大清理”时,自豪感与责任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汗水浸透衣衫、汗珠滚落脸颊,这份久违的“在职感”让他更加坚定了当好“新社工”的决心。此后,“文化进万家”“学雷锋志愿服务”“忆先驱·敬楷模·学英雄”主题活动、老职工健康查体保障、小区幸福巡逻、居民公约“小喇叭”宣传、花砖凸起整治、积雪清扫护航……在油地开展的各类志愿服务中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尹希东还积极参加油地开展的“银龄行动”,他将目光聚焦失能半失能、特困、独居、高龄等特殊群体,尤其关注采油、作业一线及西部上产、外部创效职工家庭,建立长期帮扶联系,让一线员工安心工作。两年来,他累计上门服务老人20余次,用温暖驱散孤独,被老人们亲切称赞“有你们在,我们心里踏实”。此外,他还参与防火、防盗、防汛等安全宣传10余次,及时发现并劝导占道经营、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30余起,守护着社区的平安和谐。
发挥新闻宣传专长,是尹希东志愿服务的“最佳切入点”。作为油田“银龄记者团”成员,他把每次志愿服务都当作采访现场,活动一结束便加班加点梳理素材、撰写稿件,将油地融合的鲜活故事、志愿者的奉献瞬间诉诸笔端。这些饱含温度的报道成为传播油地融合发展正能量的重要载体。
融入地方发展,尹希东同样全力以赴。在仙河镇党委“幸福微项目、老党员变身新社工”行动中,他被推选为《仙河老年》报编辑部队长,带领6名退休同伴践行“传老年之声,言老年之事,做老年之友”的宗旨。从版面设计、作品征集,到初稿筛选、逐字校改,每期出版都要经过4至6次研讨打磨。2024年以来,已顺利出刊7期,90余名老石油的文学、摄影、书法作品在此亮相,为退休老同志送上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作为“红领巾巡讲团”讲师,尹希东走进辖区中小学,用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述铁人故事、党的故事、革命故事与英雄故事,引导下一代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传统。他还代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参加了2025年“红动黄河口”东营市红色故事讲解大赛的决赛,他的先进事迹先后被《山东工人报》及《山东老干部之家》官方微信公众号报道。他以敬业奉献的精神擦亮了退休生活的“夕阳底色”,为油地融合发展注入了温暖而持久的银发力量。
(记者 张佳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