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了岸绿了,咱老百姓的日子更舒心了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11-17 07:48

爱东营讯 清晨,广饶县大王镇阳河岸边的薄雾还没散尽,村级河长李连玉就攥着巡河日志本上了岸。“连玉,又来巡河啦?你看这水,现在清得能看见小鱼游!”晨练的村民们远远打招呼,语气里满是欢喜。李连玉笑着应道:“可不是嘛,咱把河护好,大家伙儿晨练、散步也有个好地方。”这处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正是东营市治水护河惠及民生的生动写照。

过去,部分河流曾面临管理不到位的难题,河湖生态环境不理想,一些村民颇有抱怨。为破解河湖治理困境,我市下足真功夫,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搭建起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960名像李连玉这样的“管河人”扎根每一段河道。市级河长定方向、抓统筹,县级河长盯工程、解难题,乡镇和村级河长管日常、抓落实,哪儿有垃圾、哪儿可能排污,都一一记在本子上、改到实处里。5年来,李连玉每周至少巡河一次,累计200余次巡查中,不仅记下了垃圾清理、污水制止的详细台账,还牵头解决了雨污分流施工扰民、河道违建等民生难题。“咱就是老百姓的‘眼睛’,河上有啥问题,得第一时间管。”李连玉的话,道出了所有基层河湖长的心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作为全国河湖水域空间保护试点城市,我市严格管控水域岸线,加快构建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今年以来累计开展3次全市性河道智慧巡查,推动一批乱堆、乱占、乱建、乱采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问题治理取得扎实成效。

水安全是河湖健康的基础。今年以来,我市稳步推进黄河路水系连通及泵站建设等总投资5.68亿元的11个防汛安全工程,截至目前,市一中片区、东四路泵站建成投用,武家大沟王岗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实现过流运行。展望未来,我市谋划的溢洪河分洪等26项防汛工程建成后,主要河道城区段防洪标准可稳定达到100年一遇;供水安全同样不含糊,14项供水工程正有序推进,36个供水项目同步谋划,将新增水库蓄水能力1.12亿立方米,让群众用足水、用好水。

守住安全底线,更要擦亮生态底色。为确保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我市在全省率先整建制完成“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6处城市、118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全部完成;市域主要河道绿化达标率达95%,水土保持率稳定在99.4%以上。目前,正在加紧推进总投资3.4亿元的中心城水生态治理工程,其中,西部水系连通后,将贯通小清河、支脉河、广利河等12条主干河道,形成“通水——补水——活水—净水”的生态链条,让清水真正流遍全城。

河湖由乱及治、由绿及富。依托优良的河湖资源,我市已建成10家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积极打造“河湖+文艺+音乐节+观鸟+文旅”的水经济发展新模式,让生态美景变成了“致富密码”。淄河成功入选省级效益河湖标杆,金湖银河、永丰河成功创建为省级效益河湖;丰收河、织女河、沾利河(河口区段)入围2025年省级幸福河湖创建对象,成功争取省级资金支持824万元,位列全省市级层面第一。而“万村千河”行动的深入推进,更让群众充满期待——到2030年,全市将累计建成省级幸福河湖不少于50条(段),惠及800个以上村庄、社区。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在东营的河面上,波光粼粼。东营用实实在在的治水行动,让河道变清、岸线变绿,更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舒心。这,就是“绿水青山”最接地气的模样,也是美丽中国建设在黄河三角洲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记者 王苗苗

责任编辑:AN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