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传统制造 共建产业生态 万达宝通领航东营轮胎产业集群向“新”而行

东营新闻·东营网-黄河口晚刊·2025-11-14 09:42

强国担当 民企力量

东营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融媒体中心推出

“强国担当·民企力量——东营青年企业家在行动”专题访谈栏目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作出战略部署,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信心和强大动力。

民营经济是东营经济最鲜明的特色和金字招牌,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而东营青年企业家,正是这支力量中的“生力军”和“排头兵”。他们担当使命、砥砺前行,接续拓垦东营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深厚沃土与资源禀赋;他们勇立潮头、奋发图强,传承书写“民营经济东营现象”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图谱。

青年民营企业家强则东营民营经济强,东营民营经济强则东营强。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东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东营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强国担当·民企力量——东营青年企业家在行动”专题访谈栏目,重点访谈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山东民营企业200强等头部企业和其他传统、新兴产业领域的部分优秀青年企业家代表,通过面对面专访和场景展现,全视角讲述青年民营企业家的成长轨迹、创业故事、发展路径和目标愿景,深情致敬青年企业家,大力弘扬青年企业家精神,共同探寻东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密码”与光明未来。

破局传统制造 共建产业生态

万达宝通领航东营轮胎产业集群向“新”而行

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董事长尚永峰接受专访。

尚永峰以“破局之力”,迎击改革的阵痛,将智能化的活水引入传统制造的肌理;他以“共赢之志”,扛起“链主”的担当,让一朵朵浪花汇聚成奔涌的海洋。

链主领航 智造破局 让“东营轮胎”享誉全球

——专访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董事长尚永峰

魄力:在尚永峰身上,我们看到青年企业家的担当,不仅有“敢闯”的魄力,更有“敢扛”的脊梁——扛住质疑,扛住风险,最终扛起所有员工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尚永峰以“破局之力”,迎击改革的阵痛,将智能化的活水引入传统制造的肌理;他以“共赢之志”,扛起“链主”的担当,让一朵朵浪花汇聚成奔涌的海洋。

车轮滚滚,向前,是时代的方向。这方向,映照着青年企业家破浪前行的担当;这方向,承载着民营企业奔赴山海的力量。

升级:从2013年智能化立体仓库建成开始,到后面上马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智能化分拣系统、维修平台、自助售后服务体系,以点带链、以链扩面,不断拓宽智能化改造范围。

当传统制造业遇上数字浪潮,万达宝通以“智造”为钥,开启了效率与质量变革的大门。这里,不再是汗流浃背的固有印象,而是以数据驱动,迈向新型工业化的生动实践。

使命:企业的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企业才能行稳致远。

希望万达宝通不仅仅是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更要成为两个关键角色:一是产业链升级的“引擎”,二是产业生态共赢的“平台”。

让“东营轮胎”在市场上以一个整体形象出现,从“地理上的集群”,真正转变为一个“创新协同、价值共享、命运与共”的产业共同体。

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董事长尚永峰(左)接受专访。

主持人:赵伟

嘉 宾: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董事长尚永峰

万达宝通轮胎项目于2003年11月开始建设,是万达集团围绕石化橡胶一体化,打造“一滴油到一条轮胎”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目前拥有年产300万条全钢载重胎、1500万条半钢子午胎、10万条工程机械胎的生产能力,是全国为数不多拥有三大生产线的大型企业之一。企业拥有完整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质量保证体系,产品遍及全国,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16年入围世界轮胎行业75强。

赵伟: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自动分拣系统和智能化立体仓储系统的立体,智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尚永峰:智能化立体仓库是本土轮胎企业第一家,也是目前国内轮胎行业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立体仓库。该系统采用了目前国际上30余项最新技术,充分利用仓库的有效面积和储存空间,通过高层货架储存、巷道堆垛机作业,大幅增加仓库的存储量。在接到发货指令后,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将货笼在指定位置拿出,通过环穿小车运送至发货通道,交由专业的发货员装车。实现了智能化存储和出货,准确率100%。

我们的自动分拣系统,在日产能达3至5万条情况下,每天同时在线的生产型号有200多个。原来每天产出的各型号轮胎全部靠人工分拣并搬运到检测机上,工人劳动强度大,还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并且由于产品种类繁多,人工分拣易出错,效率还低,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质量管控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为改变这一不利局面,经过多方验证和考察,我们决定实施“轮胎分拣与检测智能化改造”。该系统总投资1500万元,改造完成后精减人员45人,分拣效率大幅提高,年可节约费用约550万元。

赵伟:刚才的参观,彻底颠覆了我对轮胎企业生产模式的想象。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非常清晰地认识到传统制造业要走智能化的道路?

尚永峰:随着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等一系列战略的提出,全球制造业实现深度信息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扑面而来。针对这一轮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我国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两大概念。之后,国家政策开始积极引导,再加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支持,让传统的制造业迎来了一个智能化升级的风口。

在这之前,公司高层就深刻认识到智能制造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从2013年智能化立体仓库建成开始,到后面上马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智能化分拣系统、维修平台、自助售后服务体系,以点带链、以链扩面,不断拓宽智能化改造范围。公司智能化体系不断完善,得到了各级相关部门的认可。公司被评为东营市“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山东省“数字化车间”,山东省互联网标杆企业,省级智能工厂,山东省DCMM贯标试点企业,山东省首批数字经济“晨星工厂”等称号。

赵伟:万达宝通在整个轮胎行业智能化升级方面,算先行者吗?

尚永峰:我们应该是行动比较早的。

赵伟:智能化升级应该是颠覆性的,当时有反对的声音吗?最大的压力和阻力是什么?

尚永峰:如果说最大的压力,我认为不是技术,不是资金,而是来自内部的观念和惯性。特别是来自老员工的“本领恐慌”、整个组织的“路径依赖”。这种对未知的恐惧,是最大的无形阻力。

赵伟:作为一家企业的领导者,面对大家的顾虑、焦虑,您是怎么应对的?

尚永峰:企业最大的挑战是面向未来,而不是传承过去。我在公司全员大会上立下“军令状”,我说:“今天不革自己的命,明天就会被市场革命”。我向老员工承诺:转型,不是冰冷的“换人”,必须要刀刃向内抓革新,自我学习促提升。我们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进行全员技能提升再培训,实现了“不裁员、转岗位、提技能”的平稳过渡,更好地让大家适应岗位,驾驭岗位,实现人与设备的高度匹配,发挥更大价值。

赵伟: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我们有在这个赛道布局吗?

尚永峰:这个确实也有所涉及,我们现有的新能源系列轮胎有20多个规格。同时我们也在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抢速度、抓机遇。

赵伟:在东营,橡胶轮胎产业早就形成了集群效应。您希望万达宝通在这个生态链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尚永峰:我希望万达宝通不仅仅是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更要成为两个关键角色:一是产业链升级的“引擎”,二是产业生态共赢的“平台”。

在产业链延伸上,我们要做主动的“延链”和“强链”者。要主动向上游的研发、材料和下游的服务、渠道延伸。与本地企业深度绑定,通过联合研发、标准输出,帮助提升整个区域供应链的水平,把我们自己的高端化,变成整个链条的高端化。

在生态共赢上,我们要构建一个开放的“价值共创平台”。让大家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创新,避免低水平重复竞争。让“东营轮胎”在市场上以一个整体形象出现,从“地理上的集群”,真正转变为一个“创新协同、价值共享、命运与共”的产业共同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球市场的风浪中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赵伟:前不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作为青年民营企业家,您有什么体会和打算?

尚永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国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了宏伟蓝图、明确了实践路径。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我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对国家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全会精神为我们民营企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的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企业才能行稳致远。我们将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聚焦主业,做强实业,为推动本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记者 刘蕾 张利波)

责任编辑:AN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