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区积极推进“双备案”管理 让流动宴席飘起“安心香”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08-13 08:05

爱东营讯 “以前办喜事找厨子全凭熟人介绍,食材安全心里没底。现在提前备案,社区和市场监管的同志上门指导,吃着踏实!”刚为儿子办完婚宴的垦利街道康居社区居民杨先生,对当地推行的流动宴席“双备案”赞不绝口。这是垦利区创新基层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后,群众最直观的感受。

炊烟袅袅处,乡邻欢聚时。这份踏实体验,正弥漫在垦利街道的每一场流动宴席中,每逢婚嫁添丁、乔迁贺寿,邻里围坐的宴席上,除了欢声笑语,更萦绕着一份实实在在的安心。自该街道试点推行流动宴席“双备案”管理以来,60余场流动宴席在安全与温情的双重守护下,成为承载百姓欢声笑语与幸福滋味的“放心宴”。

这份安心源于精准的制度设计。“双备案”让流动宴席安全有了双重保障:居民家有喜事需设宴,提前3天向社区报备填写《备案表》,同步领取《食品安全告知书》和节约倡议;流动厨师或餐饮团队则向属地市场监管所备案,提交资质证明、健康证、菜单原料等信息并签订《安全承诺书》。社区作为便民前台统一受理,实时与市场监管所共享信息,实现“群众少跑腿,监管往前移”。

“师傅,生熟食材得分开存放,刀具砧板也要专用。”在一场百余人的寿宴现场,垦利街道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正细致查验厨房卫生。根据宴席规模,垦利区建立分级指导机制:百人以下由社区网格员贴心指导,百人至三百人由市场监管所专业保障,三百人以上则由区市场监管局联合社区协同上阵,重点检查原料采购、餐具消毒等八大关键环节。

社区里的食品留样柜和快速检测设备,更让安全看得见、摸得着。垦利街道康居社区服务大厅内,刚填写完毕的《指导意见书》清晰列明注意事项,居民们感慨道:“这可不是冷冰冰的表格,是给家宴量身定制的安全清单。”

“双备案”推行之初,曾有居民担心“添麻烦”“管太严”。破解顾虑的密码,藏在“喜事帮帮团”的暖心服务里。这支由垦利街道社区热心党员、网格员、邻里能人组成的队伍,是居民操办宴席的贴心“娘家人”:帮找靠谱厨师、搭手场地布置、讲解备案流程,把安全提醒化作家常话,让备案指导有温度。

“以前以为备案是来‘挑刺’的,现在才知道是来‘添福’的。”杨先生细数着婚宴前的暖心细节:帮帮团不仅上门规范厨房布局,还提醒按需备菜避免浪费,“他们让我们明白,备案不是门槛而是‘安心礼包’,指导不是麻烦而是‘安全保险’。”目前,温情服务已备案指导流动宴席60余起。

“放心宴”的背后是责任链条的层层拧紧,街道负属地管理责任,市场监管部门抓业务监管,举办者和承办者担主体责任,社区负责人当包保责任人,多方合力筑牢防线。通过培训考核、建立行业档案,垦利区正推动形成流动宴席服务标准,程序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短评

流动宴席“双备案”是对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生动实践,更是基层治理智慧的温情绽放。当“喜事帮帮团”的暖流融入“双备案”的安全机制,社区与居民之间筑起的已不仅是食品安全的堤坝,更是信任桥梁。每一场流动宴席上,安全与文明交织,升腾的烟火气里,满是百姓看得见、品得到的幸福滋味。 

(记者 任强)

责任编辑:景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