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一张鲜艳的喷绘背景布,一方简易却热闹的舞台,一群眼神坚定、唱腔铿锵的农民演员,正表演着原创小品《皆大欢喜》……8月4日晚,利津县汀罗镇西宋二村的夜空下,一场由本镇庄户剧团带来的文化惠民演出火热上演,引来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观喝彩。
“以前晚上不是看电视就是打牌,邻里走动也少。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看‘大戏’,大家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氛围别提多好了!”村民秦娟搬着小马扎坐在前排,看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笑容。
这热闹的一幕,正是汀罗镇2025年度“一村一年两场戏”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全面启动的生动缩影。为将丰富的精神食粮精准送达千家万户,汀罗镇坚持“广覆盖、高质量”原则,精心选拔镇域内优秀的庄户剧团和文艺爱好者,组织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高质量节目。不仅鼓励原创本土作品登台,还热情邀请现场群众即兴暖场,大大激发了基层文艺活力。
“这次巡演覆盖全镇73个村,将持续两个月!”汀罗镇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站长陈菲介绍道,“我们五支庄户剧团铆足了劲,精心准备了20多个特色节目,庄户剧、歌舞、小品样样俱全。既有弘扬传统美德的经典好戏,也有反映咱乡村振兴新貌的原创作品,保证每场演出都让乡亲们看得新鲜、过瘾!”
“不用跑远路,在家门口就能看大戏,这样的活动真是办到我们心坎上了。”对于像秦娟一样的村民来说,这场送到家门口的“文化盛宴”,远不止是一次视听享受。它更是邻里相聚、共享欢乐的美好时光,悄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温暖了乡村的夜晚。
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庄户剧团在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上肩负重任。汀罗镇深知这一点,下一步将持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整合提升辖区庄户剧团资源,为骨干演员提供培训机会,进一步激发剧团活力,让这些扎根乡土的文艺队伍在振兴乡村文化的舞台上绽放更大光彩。
近年来,汀罗镇将培育乡村文化队伍作为文化惠民、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关键抓手。依托“汀上工坊”,将“铁门锁浪”“上农下渔”“黄河记忆”等独特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粘土画、衍纸画创作,让沉睡的文化“活”起来;同时,大力挖掘本土人才,培育壮大了西宋舞蹈队、欣和家园舞蹈队、“老盖汀声”文艺宣讲工作室等一批优秀队伍。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用乡亲们熟悉的语言、身边的故事,把村庄变迁、文明新风、党的政策巧妙融入节目,以接地气、聚人气的灵活形式,点燃了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热情。如今,“文化为民、乡村主体、村民主角、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已在汀罗镇蔚然成风,乡村大舞台正成为全民共享、共建、共乐的文化乐园。
(记者 王敏 通讯员 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