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专栏·东营网·2025-08-04 10:16
爱东营讯 近日,山东港口渤海湾港广利港区牢守基本盘,全面攻坚“骨干货种”保卫战,在码头上演了一场“速度与激情”。70吨重的光伏平台被稳稳吊起,朝着等候的货船缓缓接近——这是港区抢抓暴雨后无风窗口期的紧张一幕。从白天到深夜,3套光伏平台接连“出海”,最快单套装船仅用50分钟。窗口期里的“加速度”。
“昨天晚上暴雨停后,气象部门预报今天上午到晚上期间有多个无风窗口,我们凌晨就开始准备了。”现场调度员张扬抹了把额头的汗,指着码头前沿的光伏平台说。这个“大家伙”早就在组装场地完成组装调试,现在由电动拖车转运至码头指定区域准备装船。
10时20分,“顺诚驳8”轮装船准备完毕。早已等候在旁的工作人员迅速对位、挂钩,钢缆绷紧的瞬间,光伏平台平稳升起,在空中优雅转身,精准落在甲板预定位置。“以前遇到恶劣天气后,光清场、调设备就得耽误1小时,现在提前把‘功课’做足,船靠泊准备好后,我们就能动手作业。”张扬看了眼手表,时间定格在11时10分。当日,港区趁风浪未起的间隙,完成3套光伏平台装船。
“船来即装”的底气
效率的背后,是“预判式作业”的硬核支撑。中控室里,计划长公成龙正对着船舶动态表结合海上光伏安装进度推演作业计划:“我们根据潮汐和风力、降水预报选定装船时间,提前把光伏平台从组装存放区运到码头前沿,确保船到就能吊装。”这套“预靠即备”机制,源于一次次实战打磨。针对光伏平台体积大、转运难的特点,港区将闲置堆场作为“前置缓冲区”,根据船舶到港时间精准排班,让平台在装船前完成最后的转运调试。“以前等船靠岸再转运,光路上就得耗半小时,现在平台就‘待’在码头边,钩子一挂就能走。”负责转运的司机师傅说,他精准操作着电动拖车,轮胎上还带着雨后的湿润。
风雨里的“稳”与“进”
夜已深沉,随着最后一套光伏平台稳稳落船。码头上,工人们正趁着间隙检修设备,为下一轮作业做准备。从最初单套作业需1.5小时,到如今50分钟装船、单日发运4套的“广利速度”,背后是攻坚团队的持续发力——他们解决高桩码头重装设备承载力不足瓶颈,进一步优化光伏平台作业流程,让光伏板吊装作业节奏越来越稳。“越是天气复杂,越要把主动权握在手里。”港区生产操作队队长望着货船驶离的方向说。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装船战,不仅守住了客户的生产节点,更彰显了“风电光伏母港”的硬核实力。
下一步,渤海湾港广利港区将继续以“向新图强”为指引,把抢装经验转化为常态化机制,让“船来即装”的效率优势更亮眼,为打赢“五大战役”、冲刺“亿吨大港”目标注入新能源动能,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航程上全速前进。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市融媒体中心、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市融媒体中心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市融媒体中心所属包括但不限于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等媒体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市融媒体中心、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如对稿件内容有疑义,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2025-08-04 08:05
2025-08-04 07:55
2025-08-04 08:06
2025-07-25 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