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目标奋争先——三论加力做好经济工作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07-31 11:19

下半年东营经济怎么抓?

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全市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议强调,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更大力度做好稳定工业经济增长、抓项目促转型、促消费稳外贸、保障和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各项工作,攻坚三季度、决胜下半年,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方向已然明确,关键要抓好落实、实干争先。

坚定发展“强信心”

今年上半年,东营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效持续提升,但受外部环境影响,部分行业效益下滑,有人不免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心有疑虑,产生这样那样的“活思想”。

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想要拨云见日,还得站在战略高度和全局层面去洞察和把握。如此,才能准确看清东营经济稳中有进的趋势、向新向好的态势、高质量发展的大势,进一步坚定信心、笃定前行。

从经济“全景”看,东营一二三产业协同共进,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今年上半年,全市71家企业工业总产值超1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家,新登记的各类经营主体达到14183万户,全市经济“势”仍向好。

放宽视野,投远目光,将东营置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坐标系下,更能发现,我们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作为工作根本遵循,聚焦服务保障“国之大者”,持续攻坚发力,推动集成创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样板区、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区、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加之中央和省各项支持政策持续发力,各项改革举措加快推出,东营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不断增强。

拿出干事“真本领”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当前,东营经济运行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要拿出谋事干事的“真本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抓实抓细经济各项工作,着力把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落到实处,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比如,工业是东营经济的“压舱石”,过去三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0.9%,对稳增长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要更大力度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在确保石化等重点产业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扩增量,科学调度控减量,“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全力稳定工业经济增长。

再如,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东营深挖消费潜力,加力扩围以旧换新,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7月19日至20日,2025文汇河海音乐节火热开唱,近4万名乐迷涌入东营区,拉动城市各相关行业间接消费近亿元。要乘势而上,持续扩大文旅消费,加快推进服务业补短提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此外,还有项目建设、产业转型、稳外资外贸、保障和改善民生等诸多任务,各县区、功能区禀赋不同,侧重点或有差异,但只要客观分析实际情况,掌握和运用经济规律,规划科学的目标任务,就一定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不断向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挺起担当“硬脊梁”

拼经济、拼发展,归根结底是拼能力、拼作风。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东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越是到这样的关键期,越要挺起担当“硬脊梁”,扑下身子做事,敢为能为善为,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走在前列。

挺起担当“硬脊梁”,要树牢“第一时间”意识,做到任务一确定、第一时间抓落实,工作一部署、第一时间去推动,事情一完成、第一时间就反馈,能早则早,能多干一些就多干一些,努力争取更多工作主动。

挺起担当“硬脊梁”,要敢于攻坚克难,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烫手的山芋,在关键时刻顶得上、冲到前,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

挺起担当“硬脊梁”,要奋力开创一流业绩,永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四个高”和“两个高于”,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在“跑”和“拼”中闯出更大的新天地。

挺起担当“硬脊梁”,要扛牢安全“硬担子”,既善于“十个手指弹钢琴”,又善于针对突出问题采取有力举措,压紧压实各方责任,防范化解各领域安全风险,坚决守住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新征程上,让我们咬定目标不放松,以“创新实干、事争一流”的实际行动,加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书写好决战决胜的时代答卷。

(记者 周乃东)

责任编辑:周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