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一粒胶囊的“链”动之力——利华益集团山东凤凰制药以全链条创新铸就中药标杆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07-31 07:44

爱东营讯 黄河尾闾,药香氤氲。在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正进行着一场“蜕变”:黄芪、大黄等名贵中药材经大孔树脂纯化技术提纯,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精准调控下,运用现代中药制剂技术,最终凝结成一粒粒芪蛭益肾胶囊。这一粒粒填补国内中成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空白的胶囊,不仅是凤凰制药20年坚守的创新成果,更串联起从研发攻坚到智能生产、从惠民初心到产业引领的完整链条,标注着山东凤凰制药在中药现代化赛道上的攀登轨迹。

研发攻坚:二十年啃下“硬骨头”

“2001年决定研发糖尿病肾病新药时,国内连标准的动物模型都没有。”凤凰制药负责研发的副总经理商桂春展示着实验记录,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药材配比和提取参数。当时,国际上对中药治疗该病症的研究近乎空白,国内既无统一的临床试验标准,也缺乏成熟的审评规范,团队只能从古代中医典籍及名老中医验方中寻找灵感。

7年时间内,公司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完成了300多次工艺筛选与优化,终于在2008年拿到临床批件。期间更是遍访中西医专家,克服无现成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试验周期长、受试者脱落率高、试验难度大等困难,用时4年艰难完成临床研究,并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安全性、有效性结果。但更大的考验随即而至,国家于2015年7月22日启动临床试验数据核查,芪蛭益肾胶囊临床研究涉及全国二十几家临床试验中心,共计700余例受试者数据。“光原始病历就堆满了三个大文件柜,我们组织了攻坚团队,逐个病例逐项数据进行核对。”商桂春回忆,最终用近3年时间完成自查,于2021年初顺利通过国家药监局组织的合规检查。

2021年11月24日,芪蛭益肾胶囊获批上市,成为国家实行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以来山东省首个1.1类中药创新药,填补中成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领域的空白。截至目前,企业已拥有30余项专利、24个新药证书及80余个药品批号,构建起从“临床需求”到“市场认可”的价值闭环。

智造引领:生产车间里的“智能革命”

在总投资5.33亿元的生物医药基地,数智化的变革无处不在。中控室大屏上,提取温度、压力等参数实时跳动;机械臂精准抓取物料,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完成提取物纯化、制粒、自动包装;立体仓库里,智能化设备将成品药快速转运至全国各地医院。这里,过去靠老师傅“凭经验看火候”的提取环节,现在由自动化控制系统精准把控。

“你看这条女珍颗粒生产线,改造前6个人忙碌工作,现在2个人盯着设备屏幕即可自动化生产。”生产车间主任张永刚指着运转的机械臂介绍,固体制剂粉体密闭转运技术解决了传统工艺的粉尘污染问题,生产效率提升了3倍。生产区ABB机器人根据药监码信息把产品分批次通过自动化输送线将其送至不同的库区和货位。目前,这座智能基地年产能达中药片剂24亿片、胶囊剂10亿粒、中药颗粒剂3亿袋。

全链惠民:一粒药的“民生价值”

“97.65元纳入医保,我们要让患者用得起好药。”商桂春的话道出了企业的初心。芪蛭益肾胶囊的亲民定价,不仅让数千万患者受益,还间接减轻医保负担数亿元。“研发不是为了暴利。”商桂春的话,道出了“山东好品牌”的初心。在创新中药之外,企业布局的维格列汀片等高仿化药以确切疗效和“等效低价”打破原研药垄断,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这种“不逐暴利重民生”的坚守,让凤凰制药实现了企业、医保、患者的三方共赢。

产业链的“链”动效应远不止于此。生物医药基地投产后,可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29亿元、利税8.99亿元,亩均产出7800万元居全省前列;上游联结千余户中药材种植户,下游带动医药物流及包装等产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形成“一企带一链、一链兴一片”的生态格局。

记者手记

从20年前的“一片空白”到如今的“链条完整”,山东凤凰制药的发展轨迹,正是“山东好品牌”在中药领域的成长缩影。当芪蛭益肾胶囊从黄河之畔发往全国,它承载的不仅是治病救人的使命,更是一条“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产业链升级路径。从实验室彻夜不熄的灯光照亮研发之路,到中药材种植基地的田垄连接产业链条,再到千万患者药箱里的健康承诺,“山东中药”既扎根乡土守护民生,更向全球展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山东力量,“凤凰制药——为生命护航”的健康承诺必将情暖患者、响彻齐鲁、誉满九州!

专家点评

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的践行者和领先者

天津药物研究院研究员、博士 田成旺

传统医药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需要代代守护、传承精华,也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据统计,中药产业约占全国医药产业总量的1/4,其产业链条涵盖了农业种植、工业生产、商业流通等领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之一。山东凤凰制药坚守“为老百姓研发好药和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初心,经二十余年辛勤耕耘,终获中药1类创新药芪蛭益肾胶囊的上市许可,既填补了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空白,又彰显了科学家的坚韧毅力和企业家的真知灼见。

中药产业是当代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作为全省乃至全国中药产业的缩影,山东凤凰制药推行的“从药材源产地到患者入口”的中药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和“从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变的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正助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市场价值腾飞。从初期探索到概念验证,再到经验推广,山东凤凰制药新药研发成果正呈现阶梯式和爆发式增长。我们坚信,未来山东凤凰制药一定会成为“山东好药”的一张靓丽名片!

(记者 张姝睿 通讯员 李娜 胡毅然)


责任编辑: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