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闲”场所治理用上“绣花功夫” 汀罗镇127处闲置空间变身安全管控样本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07-30 07:57

爱东营讯 清晨六点,利津县汀罗镇网格员李建军的电动车就穿梭在街巷,车筐里有三样“法宝”:排查清单、移动终端、隐患整改通知书。“这间仓库的消防通道堵了,得马上上报!”手机镜头对准杂物堆积处,照片瞬间输入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此刻,镇网格中心的电子大屏上,红色光点标注的重点隐患点,正实时被智能调度系统自动分配给对应的处置单位。

这就是汀罗镇构建的“四闲”场所“网格员排查——平台汇总——智能派单——闭环处置”治理链条。今年以来,汀罗镇以“绣花功夫”推进“四闲”场所规范管理,通过周密部署、常态巡查、精准防控三维发力,构建起全域覆盖的治理体系,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注入强劲动力。

“战前动员”织密治理网

“‘四闲’场所管理是基层治理的关键一环,必须抓细抓实抓出成效。”在汀罗镇“四闲”场所推进会上,汀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宋阳强调。“废弃厂房藏危化品,闲置院落埋消防雷——这些都是民生安全的隐形炸弹!”副镇长常春涛指着案例图提醒大家。这场汇集全镇四工作区及应急、环保等多部门的会议,将“四闲”治理列入年度民生工程硬任务。

56名网格员同步接受“岗前特训”。网格中心主任陈晓霞手持流程图划重点:“产权归属精确到人,隐患等级标注到小数点!”罗家工作区王秀莲的笔记本密密麻麻,“以前巡查总怕漏项,现在按清单打钩,效率提高三成!”

“智慧大脑”精准“排雷”

“嘀嘀!”金盆工作区某闲置养殖场负责人手机一震。屏幕上弹出镇政府的防火指南:“夏季高温,谨防电路老化。”这是分级管控中的“月度温馨套餐”——全镇127处“四闲”场所被贴上红、黄、蓝三色风险标签,高风险点收预警短信,中风险享季度联合检查,低风险由网格员月访更新。

而在镇网格中心,智能系统正上演“最强大脑”的精准调度。网格员上传的巡查数据自动生成风险热力图,红色光点被秒派至责任单位。平台记录显示:上周3处危化品违规存储点,本周已全部“销号”。“从发现到整改,平均只用2.3天。”陈晓霞点开闭环数据,98%的整改率在屏幕上闪烁。

“绣花针”穿起安全网

在罗家工作区废弃校舍前,网格员举起终端机对比历史照片:斑驳门窗已焕然一新。“产权单位三天内完成修缮!”指尖轻点“状态更新”,档案库实时刷新。这种“一点一策”的精细治理,让资源精准投向风险靶心。

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首轮127处“四闲”场所排查,整改安全隐患34处,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网络。从会议室“战令”频传到田埂间移动终端闪烁,汀罗镇的“绣花功夫”正缝补基层治理的每处针脚。正如宋阳所言:“管好‘四闲’场所,既是守牢安全底线,更是夯实民生基石——我们要让每寸土地都透着安全感!”

(记者 王敏 通讯员 王红星 刘笑笑)

责任编辑: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