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不断加大港口投入,加快推进10万吨泊位群、25万吨级原油泊位建设,港口能级将由10万吨提高到25万吨,加快进入亿吨大港时代。
爱东营讯 3月31日,全市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推进会再次擂响新一轮项目建设攻坚战鼓,进一步向全市上下传递出久久为功抓项目、全力以赴促发展的鲜明信号。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第一时间学习会议精神,纷纷表示,要以“拼”的精神、“抢”的劲头、“实”的作风,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不断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在经济发展的“棋局”中,项目建设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落子。近年来,我市聚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取得积极成效,今年谋划实施了总投资7684亿元的706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389亿元,为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去年68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居全省第2位,近三年年均增速10.9%、居全省第1位。“我们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聚焦重点产业链,持续谋划实施项目,坚决筑牢工业经济稳增长‘压舱石’。聚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版’,‘一链一策’实施总投资4514.9亿元的347个重点项目,专业专班专注推进东营港PX上下游配套、中化山东化工原料基地和鸿丰、玖德等重大项目,全力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扩量、未来产业起势。加力提速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储能电池PACK产线、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创新基地等项目建设,推动宁德时代零碳产业园尽快开工,建设千亿级锂电智造集聚区和全国一流的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基地。奋力突破数智融合赋能,实施浙文互联数字智谷(东营)、胜软‘识油大模型’等总投资131亿元的26个重点项目,力争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再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桂林表示。
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是实现扩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高标准谋划,高水平推进,全市上下形成了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新格局。2024年,全市新签约招商项目526个、签约金额2370.5亿元;在建招商项目425个,到位资金926.3亿元,纳入2025年省、市重点项目的产业类招商项目122个、总投资2144.3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56.5%、58.3%。
会议指出,要以更大力度招商引资,探索“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新模式,强化产业招商、链条招商、专业招商、资本招商,精准招引更多优质项目。“此次会议的召开,再次吹响了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抓项目、全力以赴促发展的冲锋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投资促进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高瑞国表示,“我们将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开展招商引资‘突破提升年’行动,创新实干、事争一流,以有解思维全力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以招商引资新成效赋能全市高质量发展。”
今年前两个月,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速42%,成为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古金钊表示:“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加快总投资380亿元10个在建项目的工程进度,实现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升’;加速推动总投资145亿元15个新开工项目,应开尽开、能开快开;全面推动总投资355亿元12个储备项目开展前期手续办理,尽早具备开工条件;围绕‘企业降本增效’‘低空经济’等重要领域,聚焦补短板破瓶颈,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做到‘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建一批’,梯次推进、滚动实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交通力量、扛牢交通担当。”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各方凝心聚力、协同配合。全市各地正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服务模式,为企业和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
从东营港一突堤铁路专用线到25万吨级单点系泊工程,从蓝湾新材料超高分子量聚合物项目到仙河镇城市品质提升项目……眼下,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正以“抢春时、拼进度、保质量”的连环举措,全面掀起项目建设热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东营港招商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宁廷花表示,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细分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赛道,绘制招商图谱,全面提升项目招引精准性、时效性和落地率,为推动开发区、保税区高质量发展集聚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会议召开后,利津滨海新区(刁口乡)迅速响应,锚定“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掀起项目建设热潮。利津滨海新区(刁口乡)将总投资249亿元的18个省市重点项目作为“头号工程”,建立清单化推进机制,落实专班包靠、倒排工期等举措,力促年产1.2万吨四氢呋喃、10万吨海水淡化等14个招商项目快建设、早投产。“我们将同步完善化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强化要素保障,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力推进新南山化学高端化工产业园、鲁文医药产业园等龙头项目,推动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链项目集聚成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利津县刁口乡副乡长王瑞介绍。
(记者 商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