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招商引资则是引水入渠的关键所在。全市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推进会提出,要以更大力度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引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招商引资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工程,一座城市经济发展是否繁荣,招商引资是最为直观、高效的观测窗口。今年年初,我市确定了总投资678.8亿元的34个重点在谈项目、总投资987.8亿元的38个拟开工项目,包括国华绿色化工燃料生产基地项目、河口区富士通商生物质基地项目等一批又一批结合东营资源禀赋,符合东营实际的项目落户,为全市经济发展蓄势赋能。随着这些项目的顺利落地投产,带来的将是产业集群的蓬勃兴起,拉动就业的强劲动力,以及城市经济总量的飞跃提升。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大责任,盯紧靠上,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如期落地、开花结果,让源源不断的优质项目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当然,开启项目招引工作,绝非毫无甄别地“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当下,各城市间的招商竞争日趋白热化,唯有创新招商观念,方能脱颖而出。我们要从“广撒网式”的粗放招商,转向“市场+资源+应用场景”的招商新模式,聚焦城市主导产业与未来发展方向,深入研判产业链薄弱环节与关键节点,既要清楚自身有什么、强什么、缺什么、要什么,又要弄明白拟招引企业和项目有什么、要什么,强化产业招商、链条招商、专业招商、资本招商,有的放矢地招引契合城市发展战略、具备高附加值与强竞争力的优质项目,让每一个落地项目都能深度融入城市产业生态,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在高水平招商引资的赛道上,项目落地“环境”也是重要一环。各地纷纷在项目、招商与投资领域发力,表面看是激烈的资源争夺,归根究底拼的是营商环境的优劣,是产业生态的好坏。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最大限度地为项目投资提供要素保障、审批服务等全方位支持,努力让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签约、建成、投产,让更多企业在东营大胆投资、放心发展。
(东营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