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这外墙到底该谁修?交了物业费,是不是该物业负责?……”日前,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兴盛社区淮河路商圈,商户王女士望着自家店铺斑驳脱落的墙皮皱起了眉头,向正在商圈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的“五老”志愿者林洪臣反馈道。
林洪臣了解到商户的问题后,及时向社区反馈,社区“邻市家”矛盾纠纷调处队与物业公司、社区网格员一同行动,咨询律师、厘清权责、遍访商户、达成协议,最终确定由房主维修外墙。“基层治理既要解法结,更要解心结。我们‘五老’志愿者是调解队的‘秘密武器’,熟悉街坊邻里的脾性,给商户们讲透法理人情后,他们都很支持,表示听得进、信得过。”林洪臣表示。
据介绍,兴盛社区淮河路商圈有382家商户,商圈经济业态复杂、交易活动频繁,油烟噪音、物业失管、占道经营等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着眼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兴盛社区打造“邻市家”商圈矛调工作品牌,以“一个阵地、一支队伍、一套机制、一张网格”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擦亮商圈治理的“新招牌”。
建设“一个阵地”,让商户有地找说法。依托淮河路商圈专属网格工委阵地,兴盛社区建设商圈矛盾调解中心,设置有商户接待服务大厅、“邻市家”矛盾调解室、法律服务室、社区民警服务区、红色物业服务区、心理咨询室、食品快检室等服务区域。
建强“一支队伍”,矛盾纠纷有人调。兴盛社区创新建立“商圈党支部+专属网格工委+矛盾调解员+社区民警+驻区律师+五老志愿者”组成的“六边形”调解团队,通过日常走访等方式,聚焦物业管理、环境污染、邻里纠纷等重点排查,强化法律宣传,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早稳控”。
建立“一套机制”,矛盾调处有章法。兴盛社区建立快速预警机制、精准排查机制、部门联动机制,通过“事务联管、活动联办、服务联动、矛盾联解”等方式,使商圈商户参与矛盾调解由“被动”变为“主动”,齐心维护商圈环境。
做活“一张网格”,服务群众零距离。兴盛社区成立“七彩扬帆”矛盾调解、义务巡逻、政策宣讲等7支志愿服务队,积极引导商户参与“搭把手”志愿服务,开展“家门口”公益市集、参与“金葵花”儿童假期托管等便民惠民服务活动,商住关系得到改善,商圈自治活力越来越足。
“人人都是治理者,处处都是和谐景。”下一步,兴盛社区淮河路商圈将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为抓手,切实将“邻市家”打造成为商圈矛盾纠纷调解的“服务站”和“终点站”,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筑牢和谐基石。
(记者 李萍 通讯员 刘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