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一年春开篇,千业志作帆。2月20日上午,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营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议指出,近年来,开发区、综保区坚持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全区坚持做大港口、做强园区、做优环境和做实民生,形成的产业蝶变之势、港口能级跃升之势、城区质变之势势不可挡。今年,开发区、综保区将聚焦“现代化亿吨大港”“世界级石化基地”“国际一流活力小镇”三大目标,在调区扩区等“十二项重点工作”上攻坚突破,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推动开发区、综保区向更高层级、更高质量快步跃升,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要在调区扩区上攻坚突破
要加大向上对接力度,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确保信息畅通、步调一致;密切关注“两规划一方案”获批进度,做好动态跟踪和及时反馈;提前谋划,做好后续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一旦条件成熟,能够立即展开相关工作。此外,还要将破解土地要素制约作为重中之重,坚决避免出现制约项目落地的“空档期”。
二要在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上攻坚突破
要旗帜鲜明地争先进位、跨越赶超,吃透上情,针对国家和省、市对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逐项推演、全面提升;要掌握外情,横向对比先进园区关键指标,积极复制推广先进经验做法;要把握区情,比照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查缺补漏,把短板变长板、长板变强板,力争今年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
东营港智慧化码头
三要在建设亿吨大港上攻坚突破
要以等级的提升推动量级的突破,加快推进25万吨级单点系泊工程建设,确保下半年达到靠泊条件;加快集装箱码头、通用泊位对外开放手续办理,6月底前达到启用条件;发挥东营港智慧港口调度中心效能,提升港口运行效率与安全运营水平,确保到年底建成6个10万吨级码头、2个25万吨级码头,港口吞吐量突破亿吨。以功能的完善推动能级的提高,加快推动北防波堤液体散货泊位前期手续办理,9月底前具备开工条件;推动实施三突堤低温LPG泊位年内开工建设,满足东营港区腹地乙烯、丙烷等液化烃运输需求。积极开展10万吨级通用码头二期、LNG接收站、中海油仓储配套码头等项目研究论证。加快东营港疏港铁路一突堤专用线建设,构建公铁海管多式联运体系,推动港口与全市传统优势产业、开发区石化产业、综保区保税产业多级联动,推动通用码头、集装箱码头拓展服务功能、实现多能互补,显著提升东营港能级。
四要在化工产业发展能级提升、重大项目建设上攻坚突破
要全力以赴推动富海、鸿丰、亚通三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作专班要明确责任分工,针对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推进方案,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其中,富海芳烃原料低碳重构项目要在6月底前列入国家《石化产业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年底前开工建设;鸿丰化学浆态床加氢项目6月底前要开工建设;亚通化学绿色低碳高分子新材料项目12月底前要完成项目立项。
五要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上攻坚突破
做大保税产业规模,充分发挥东营综合保税区功能政策优势,加快推进10个保税加工及保税物流项目建设,用好黄金加工产业园平台载体作用,积极招引产业龙头企业入驻,做大保税产业规模。要充分挖掘港区优势资源,做好结合文章,依托10万吨级通用泊位开展煅后焦、PTA、煤炭、铜精矿等大宗货物的接卸业务,依托集装箱码头引导支持区内企业开展集装箱海运业务,依托液化品泊位加快推进保税船燃加注业务。力争今年实现保税进出口110亿元,进入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A类行列。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壮大,依托综保区国贸公司,加快培育引进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综合服务企业,持续做大跨境电商“1210”进出口值。立足东营市石油腹地产业实际,支持综保区企业做大保税维修产业,争取建成具有东营特色的保税维修产业基地。持续做大供应链金融业务,稳住进口冻品和油品存量业务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拓展进口LPG、铜精矿、煤炭等供应链金融业务增量。优化港区联动和通关服务水平,加大与口岸、海关、边检、海事等部门的沟通联系,持续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提高通关效率。落实进口燃料油“一站式化验”新模式、“常船舶”便利化监管模式等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进一步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六要在高质量“双招双引”上攻坚突破
招商引资方面,实行全员招商和任务目标分配机制,责任到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国有企业要围绕各自领域,带头外出招商、带头引进外资。招商集团要做好内资外资总牵头,力争全年新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1亿元以上项目10个,新签约市外项目20个,推进在建重点项目20个。招才引智方面,围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壮大战略人才力量,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完善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育支持机制,以人才集聚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才平台载体效能,加快培育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充分发挥区级人才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用好“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中心,提升人才数智服务水平,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七要在全领域优化营商环境上攻坚突破
要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发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从宏观层面争取支持,要紧抓当前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国家战略和扶持政策密集出台的有利时机,不折不扣落实上级政策,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围绕开发区、综保区、港口三大层面,加快提档升级,争取更多的投资关注和政策支持。从中观层面解决难题,各部门单位要落实两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清单,力求实现更大的组合效应、叠加效应、乘数效应,并根据形势变化、企业发展所需,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推出更多首创或符合东营港实际的政策措施。从微观方面提升服务,要关心关爱企业家,建立完善面向企业家的党委、政府决策咨询制度,加大对区内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关爱、支持企业家的良好氛围。支持区内企业在仙河镇通过自建或团购住房,探索开通定制公交服务等方式,从微观层面解决企业职工居住和上下班出行难题。
东营港低碳化工园区
八要在新能源创新应用与“零碳园区”创建上攻坚突破
构建绿色能源资源网络,要与周边光伏、风电、地热等资源匹配对接,建立“电、热、冷、汽、氢”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系统,加快绿色能源替代,实现园区用能低碳化。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动能,要发展“以绿制绿”模式,探索新兴产业低碳发展和传统产业深度脱碳路径。要以现有化工园区布局为基础,开展绿色低碳化试点示范,加快建设CCUS项目,推动二氧化碳的高效低成本捕集与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建立零碳园区管理机制,增强配套综合服务能力,鼓励园区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服务产业,搭建绿色智慧管理平台,构建电转能量流和物质流的智慧调控系统,助力企业节能减污降碳,力争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级“零碳园区”。
九要在区域教育事业发展扩优提质上攻坚突破
加快推进北师大东营实验学校部分单体建设的收尾工作,全力抢抓工程进度,确保4月底前所有单体全部完工。制定全区在编教师配置优化方案,8月中旬完成人员调整,确保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制定辖区中小学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方案,8月底前,将区内中小学校教育资源全部整合至北师大东营实验学校,实现区内教育资源全学段融合,保障区域教育品质跨越式提升。
十要在高水平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上攻坚突破
依托东营港中心医院,整合区内医疗资源,全方位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区域高水平医疗服务中心。加快推进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合作共建,引进其先进管理团队和高水平专家队伍,3月底前完成合作签约。加快推进东营港中心医院新院区建设,4月底前建成并挂牌投用,保障区域高水平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东营港匹克球主题公园
十一要在党政机关办公驻地搬迁工作上攻坚突破
实施党政机关办公驻地搬迁是党工委、管委会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重要部署。要突出系统谋划,党政办公室、仙河镇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全面考虑搬迁的各个环节细节,制定计划压茬推进,确保搬得出、接得住,力争7月1日前完成搬迁。要突出协同推进,各部门单位要切实与牵头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服从安排、密切合作。要突出高效落实,搬迁工作一旦启动,要按照时间表倒排工期、加快推进,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搬迁工作,确保机关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十二要在安全生产“强基固本年”行动上攻坚突破
东营港开发区作为全市重要的化工园区、能源基地,要坚定不移推进“强基固本年”行动和“规范化管理提升年”活动,切实提升园区、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打造园区封闭化管理标准化体系。出台公共管廊建设标准,推动现有公共管廊管理提升,搭建智慧化的动态感知管理平台。深化重大风险防控平台实战化应用,加快推进应急安全实训教育基地建设,确保全区安全生产稳定。
(记者 李萍 陈同磊 通讯员 陈仕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