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省挑大梁·深化改革|书写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4-10-29 07:51

爱东营讯 进入新学季,生机盎然的校园里又一次弹奏起梦想与希望的乐章。从城市到乡村,从幼儿园到大学校园,弦歌不辍,硕果满枝。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神圣使命,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方位书写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产教融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订单式”职业人才,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图为东营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在实训室学习雕刻。(资料图)

我市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70所(次),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60所,扩增普惠性学位5.5万余个。全市学前教育公办率、普惠率分别提升到78.60%、95.67%,居全省第一、第二位。在大力扩增普惠性资源的同时,我市还不断深化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成果,积极推行“优质园+”模式,充分发挥市域内优质幼儿园的示范引领和优势拉动作用,真正实现了以城带乡、以强扶弱,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目前,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综合升学率均达到100%,公办率列全省第一位;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在全省持续保持领先。我市大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四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三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

我市还着力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全市投资57.5亿元,新建、改扩建71所学校,新增75465个学位,在全省提前消除了56人及以上大班额。同时,加快理顺教育管理体制,满足广大群众“同一座城市,共享优质教育”的需求,成功将市属55所义务教育学校和62所油田幼儿园移交所在县区管理,教育多元管理等矛盾得到历史性解决。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东营市职业教育从三所农技中学起步,通过新建、整合等渠道,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

2021年,我市高等教育迎来历史性突破。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成功转设为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满足了广大市民长期以来的殷切期盼,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我市坚持“教者从优”理念,努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截至目前,各级各类教育共有专任教师3.43万人,相比1985年的1.03万人增长了两倍多。本科以上学历占比90%以上,本科以上教师数由1985年的93人增加到如今的3.09万人,其中硕士以上教师从无到有,目前已达到2784人。公办园在编教师占比和教师持证上岗率均居全省首位。

我市还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打造教师专业发展“领头雁”。目前,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3人,齐鲁名师、名校长48人,推选入选率居全省前列。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带动作用,创建齐鲁名师名校长领航工作室、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坊东营群组62个。

乡村教师是推动乡村教育发展重要力量,我市不断创新乡村教师编制配备,持续优化乡村教师配置,积极探索教师跨学科跨学段转岗机制,有效缓解了乡村学校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短缺矛盾。同时,落实乡镇补贴标准,保障教师待遇。实施强校扩优行动,组建教育集团、教育联盟等教育发展共同体77个,覆盖80%以上乡村学校。深入实施基础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全市强镇筑基试点镇实现100%全覆盖。

(记者 李静 通讯员 王振宇)

责任编辑:李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