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反诈在行动|防范网络诈骗 这份反诈指南请查收

/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如今,网络电信诈骗层出不穷,骗子的花招也让人防不胜防。这警示我们,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馅饼,只有居心叵测的“糖衣炮弹”,对陌生人提出的转账、发送手机验证码、个人身份信息等要求,应保持警惕,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反映问题、确认真假,才是远离诈骗的正确方式。

 网络贷款“越贷越穷”

  网络办理贷款,无抵押、无需征信、当天放款,这样的“好事”,你心动吗?其实,这是骗子早已设下的陷阱,尝试一下就让你“越贷越穷”。

  王先生接到某贷款平台客服电话,自称是正规贷款平台,利率低,无抵押,不看征信,审核简单,放款快,可分期还款。心动的王先生立刻加了客服的联系方式,并通过对方发来的二维码下载了一个网络贷款APP。随后王先生按照对方指示实名认证,但APP显示的额度25000元却无法提现。这时,客服称王先生没有购买资金保险,保险分为1000元、2000元、最高5000元,购买的保险越高,提现的额度越大。客服还表示保险只有2个小时的时效,请王先生立即购买,否则时间过去了,账户会被冻结,而且他们还要追究王先生的违约责任。王先生信以为真,又跟朋友借了5000元购买资金保险,依然无法提现,于是再次咨询客服。客服又称需要王先生提交10000元保证金才能解冻提现,此时王先生才发现被骗了……

  网络贷款诈骗具有很强的迷惑性。骗子会以“无抵押、秒到账、不查征信”等为幌子,吸引受害人下载各类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贷款网站,这些软件往往在任何手机应用商城搜不到,安装过后,都存在风险。接着,骗子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各种名义骗取费用。总之,骗子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你向指定账户转账,收到转账的钱之后就会将受害人拉黑。对于急用钱的朋友们来说,往往不仅没有缓解资金困难,反而因被骗而变得雪上加霜,甚至负债累累。

  温馨提示,贷款应当选择合规的金融机构,一定要走正规程序,正规机构提供的贷款产品对借贷人有较高的要求,这些限制条件对借贷方有一定的保护。不要轻信网络、电话和短信中的贷款广告,更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无抵押、低利息、不查征信、免担保”等都是骗子诱惑你的手段,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和隐私,对网络上自称银行工作人员、贷款公司客服等身份的人员,一定要警惕。正规的贷款在放款前不会收取借贷人的任何费用,只要是需要先交费的贷款业务,一律不要轻信和办理。

  网络交友不可轻信

  网络安全不仅仅涉及隐私,也与我们的财产安全、人身安全息息相关。网络时代,你永远不知道网络对面和你联系的到底是谁。骗子们会尽可能包装成各种身份来骗取信任,从而骗取你的“钱袋子”。

  骗子们通过网络交友实施诈骗大致有以下几步:首先,骗子会潜入各种交友群,寻找“上套”的人。骗子找到目标后便开始为期一段时间的嘘寒问暖,最后成为“男女朋友”或好朋友。

  接下来,骗子会谎称自己是某大公司“金融白领”“商业精英”等,或其他各职业的成功人士。为了打消怀疑,骗子还会拿出各种假证件,甚至还会以视频对话的方式来再次证明其身份。

  最后,骗子就会开始引入正题,引诱为其转账。骗子利用多种手段,例如家里突发变故借钱、自己有不对外公开的投资渠道、可以赚大钱等等各种理由来引诱转账。等到受害人转账后便发现被拉黑才意识到被骗。

  当前各种交友软件盛行,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交友类诈骗高发,越来越多的人在所谓的“恋爱”中上当受骗。网上交友一定要慎之又慎、时刻保持警惕,务必选择正规婚恋网站,对网站上的信息认真审查,注意对方是否已经通过实名认证,千万不要相信“有缘千里来相会”。对于从未见过面,只在网上联系中见到照片或者视频的“恋人”不可以轻信。一旦发现是骗局,要保留相关证据(双方联系记录,对方在婚恋网站上的账号、手机号码、微信账号、汇款转账地账号等),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另外,不轻易下载他人指定的可疑软件,更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身份和家庭等敏感信息,发现被骗或者被敲诈后,不要选择沉默,第一时间报警。

 “扫码”送礼多为陷阱

  扫码进群,礼品免费赠送,这样的“馅饼”时常出现在街头,让人忍不住会多看两眼,但这很有可能是“地推式”诈骗。

  李先生在逛街时,遇到有人在摆摊送奖品,称只要扫码进群即可获得一个毛绒玩具。李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扫码进入群聊后便获得了这一奖品。随后几日,李先生看见群里有人发做任务返利的广告,即给短视频点赞。李先生做了几单任务后获得了返现,之后便在骗子的引导之下,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下载了某手机软件开始做大额垫资的任务。李先生给对方账户充值了1000元后平台提示任务超时,需要补单,即继续充值。李先生又充值了15000元,客服又称其账户流水不够需要转账,这时李先生意识到被骗了。

  这类“地推式引流”的套路,大多为诈骗分子以扫二维码进群免费赠送小礼品吸引群众。群众为了能领到赠品就扫描二维码进群,进群后“不法分子”在群里发“扫码进群可以领红包”为诱饵,诱骗群内人员扫码进新群,再安排群成员做一些小任务获得返利,叠加群成员对自己的信任度,当完全取得信任后,不法分子进一步诱骗群内人员下载其他手机软件,称只要点赞可以赚钱,实际上就是刷单返利,实施“精准诈骗”。

  生活中,如果遇到扫码免费领礼品、转发兼职广告、拉人进群等情况,请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转发的信息很可能是诈骗信息,扫码也有可能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千万不要间接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凶”。一旦遇到或发现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兼职刷单的信息,请不要进行下步操作,更不要向警方隐瞒遇到诈骗的事实,不给骗子留任何可乘之机。

  (记者 李萍)

责任编辑:邓玉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