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田间地头来了科技特派员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春天,田野间到处生机勃勃,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水稻——燕麦草’复种模式是利用盐碱地水稻春闲田开展燕麦草的种植,在稳定水稻生产的基础上增收一季燕麦草,同时增加了地面覆盖,节约了生产成本,节本增效显著。”近日,当记者走进东营市稻香公司试验基地时,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东营水稻产业服务团团长魏立兴博士正在向前来参观的农技人员和群众介绍“水稻——燕麦草”复种模式。

  当记者问起“水稻——燕麦草”复种模式的效益和前景时,不善言辞的魏立兴打开了话匣子:“进口燕麦草每吨价格在2600元左右,而我们试种的燕麦草亩产干草在700至800公斤左右,销售价格每吨1600元左右,大大降低了养殖企业的饲喂成本,同时缓解了春季饲草短缺的问题。‘水稻——燕麦草’复种在东营市有很大的推广空间……”

  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副研究员张立宾向记者介绍说,目前,我市有260多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田间地头。2022年以来,我市7个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产业服务团在35名专家成员基础上,外联科研院所和高校专家、教授60余人,吸收本地农业科技型企业13个、专家50余人,成立东营市科技特派员协会,组建了一支省、市、县、乡、村上下联动的人才队伍,紧紧围绕聚力打造沿黄沿海盐碱地特色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部署要求,创新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开展“团队+点对点”常态化、多样化、精准化科技指导和服务工作,满足农民多样化的科技需求,让科技赋能产业,为乡村振兴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着眼大众需求 开展“点餐”服务

  我市科技特派员协会紧紧围绕广大农民的利益点和专家的兴趣点,采取双向选择、“点餐式”服务的方式,广泛征求需求内容。掌握乡村一线急需解决的问题,精准制定服务方向和服务内容,围绕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建立服务清单200多条,开展技术指导110多次,开展在线服务50余次,邀请专家现场指导20多次,组织科技培训30多场次。

  ——水稻产业服务团建立4处示范基地,立足东营实际,引种天隆粳619等5个水稻优质品种,示范推广“水稻覆膜节水旱直播技术”等4项技术模式。

  ——大闸蟹服务团根据养殖过程,及时开展放苗初期、春季管理技术、水质调控与管理技术等培训和现场指导,及时帮助养殖户解决困难。

  ——奶牛服务团培训推广微生态制剂饲喂、疫病净化等技术,指导建设广饶县大王阳光奶牛场奶牛阳光小镇,新增存栏奶牛200头,成为亲子游玩等特色旅游景点。

  ——大豆服务团建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2处,并对全市大豆种植进行技术指导,保证了大豆种植任务超额完成。

  ——牧草产业服务团开展46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的筛选与示范推广,其中3个品种全株秸秆产量超过3.6吨/亩。

  ——林草产业服务团开展林下赤松茸、板蓝根、苜蓿、燕麦种植,重度盐碱地绿化等技术推广,立足实现盐碱地林下高效种养,系统开展盐碱地林下种养产业链研发。

  ——甘薯花生产业服务团指导建设种植示范点13个,引进新品种、新技术11项,示范面积2600多亩,组织撰写《盐碱地甘薯、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政产学研合作 推动产业发展

  各产业服务团把推动产业“出特色、成规模、提效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当地党委、政府产业布局,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实施产学研项目,加快成果转化,推动农业产业发展。2022年共实施产学研项目26项,推出成果34个。“稻饲两熟”生产模式能够在稳定水稻生产的基础上增收一季饲草小黑麦产量,经济生态效益明显,带动了周边水稻产业良性发展。

  为加快推进大闸蟹本地苗种选育,大闸蟹产业服务团对接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等8所高校、科研院所,高质量编制《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规划》。奶牛产业服务团建设600亩饲用燕麦——水稻轮作示范基地,同步开启实验室检测、温室大棚科研观察和大田示范生产的三级试验模式,为下一步推广应用打下坚实基础。牧草产业服务团开展了针对苜蓿的品种对比、高抗淹水品种资源筛选、杂交育种等试验研究,筛选出3个适宜我市种植品种,育成1个新品系正在繁种。大豆产业服务团承担实施农业部大豆委托种植项目,开展了56个品种的耐盐碱大豆品种筛选,集成了一套轻简化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推广15000亩。甘薯花生产业服务团联合省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实施“甘薯、花生耐盐碱品种(品系)筛选试验”,选取22个甘薯品种(品系)、48个花生品种(品系)开展试验,筛选出3个适合在我市中轻度盐碱地种植的甘薯品种(品系),团队专家成员王晶珊在我市选育的高油、高油酸、耐盐碱花生新品种宇花18号入选国家粮油生产主导品种,开展“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甘薯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研究,为我市甘薯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重视人才培养 注入新鲜活力

  “今年土地墒情很好,政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刚刚还有科技人员上门指导服务,2023年我们很有信心。”东营区六户镇武王村村民张小素信心满满地说。

  近年来,各产业服务团坚持“授渔”思维,把人才培养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对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的核心技术人员进行点对点式的培训,手把手地教,已培养技术人员40多人,不少人拥有了农民职称,甘薯种植大户刘廷义去年被评为农民正高级农艺师。这些技术人员已经成为活跃在乡村的专家,在全市开展技术指导工作。

  一年之计在于春。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农业农村与社会发展促进科科长马向明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市科技特派员协会的作用,搭建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服务人才的高端平台,为打造沿黄沿海盐碱地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出科技特派员独特贡献。”

(记者 王苗苗 通讯员 张延芳)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