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2月17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云龙在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重点任务,加快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据统计,2022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8.3%,历史性首次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空气优良率达到72.9%,同比提升0.8%,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真正实现了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全市9个国控断面全部达到Ⅳ类水标准,其中有4个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实现了优Ⅲ断面数量连续三年三连升。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稳定达到100%,地下水环境保持稳定。

  过去一年,我市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治理方面,聚焦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持续推进“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同时完成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行区调整,对52家环检机构完成覆盖式检查;强化重点时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建立了96家重点管控企业名单,对50家企业开展入企帮扶。水环境治理方面,突出标本兼治相结合,排查梳理影响河流水质的98项突出问题,建立完善“河流——河口——海湾”污染联动联防机制。土壤和固废治理方面,全市110家工业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单位,全部完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69个地块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统筹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

  在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我市全面施行排污权交易改革,完成首笔排污权转让项目交易;全年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131个,保障市级以上重点项目102个;严格落实正面清单制度,全市94家企业列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开展送法入企活动980余次,指导帮扶企业1520家次。

  为筑牢黄河口生态安全屏障,我市健全落实生态补偿制度,获得并兑现2021年度空气、地表水、海洋生态补偿资金达7382万元。“绿盾”专项行动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100%;科学谋划实施生态补水工作,完成1.5万亩湿地修复年度任务;全省首家海草床生态系统养护观测站在东营揭牌落户,全面开展多要素、多功能、生态化综合监测以及生物多样性观测等工作;我市三个乡镇成功入选第三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在全省率先建立湿地生态环境综合修复基地协作机制、生态环境执法司法衔接“直通车”机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黄河口生态保护法治体系。

  为解决好群众最关心关注问题,我市严格环境执法,全年完成随机抽查企业1790家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65件;做实做细环境信访工作,突出抓好涉气异味问题解决,环境信访量同比下降24.5%,涉气污染信访量同比下降26.43%;加快推进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有效解决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

  “今年,我们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全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局,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扎实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大保护,努力做到‘提气、优水、保土、治废、强生态’;确保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实现圆满收官,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扎实抓好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增进和改善民生福祉;全力支持有关县区、乡镇参与生态示范区争创工作,营造美丽东营建设浓厚氛围,在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东营样板中贡献生态环境力量。”陈云龙表示。

(记者 关晨歆)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