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再回访·看变化·话未来|杨庙社区:黄河滩区的日子比蜜甜

  编者按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东营视察。一年多来,总书记走过的地方正发生着喜人变化,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临近春节,东营日报开设“再回访•看变化•话未来”子栏目,“新春走基层”栏目记者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回访总书记走过的地方,生动展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共同憧憬美好的未来。

/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喜庆的秧歌扭起来,赶大集、贴窗花、挂春联……随着春节临近,垦利区杨庙社区的年味儿越发浓郁,红色成为这里的主基调,大家伙儿的欢声笑语中,充满对新一年的期盼。

/

  杨庙社区全景 记者 周广学 报道

  走进社区,家家户户擦拭明净的玻璃上,红色的“福”字窗花亮眼醒目。如今,这个原蓄滞洪区居民迁建安置社区“面子”和“里子”都发生了变化,村民们集体住上了“新房”,笑意每天写在脸上。

  中午时分,前许村村民许福华在儿子许建峰的帮助下,正忙着挂灯笼:“新年要有新气象,好好把家打扮打扮!”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来家“做客”时的情景,许福华仍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从住房到收入,再到孩子上学、家人看病,总书记问得很详细,我们的事件件他都很关心。”

/

  杨庙社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富了当地居民。 通讯员 程永锋 报道

  “如今住在楼房,24小时都有热水,冬天有集中供暖。”许福华说自己搬过4次家,现在是他最满意、最舒适的家。过去住在房台村时,家里三世同堂,五口人挤在4间又矮又黑的土坯房中,狭小的院子里还养着鸡和驴。一家人的用水,都要靠许福华每天早上去村头挑来,房台村没有通电,全家人晚上就点着一盏煤油灯照明。

/

 牢记嘱托 通讯员 程永锋 报道

  2013年,东营正式启动房台村住房拆迁改造工程,建设新社区。杨庙社区就是为改善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新建的新型农村社区之一,覆盖沿黄河大坝11个房台村。许福华一家很快就迎来了上门宣传搬迁政策的社区工作人员,11个村不到5个月就签完了搬迁协议。

/

 杨庙社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富了社区居民 通讯员 程永锋 报道

  为让老百姓“住得好、有生计”,杨庙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成立社区党委,带领11个村党支部坚持把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当成大事来干。在抱团发展思路之下,杨庙社区沿黄党支部领办产业联合社应运而生,累计盘活土地500亩,拉动社区增收超过100万元,成为推动安居富民的重要支撑。

  这几天,垦利区新欣园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内也是一片忙碌景象,工作人员正忙着采摘西红柿、芹菜。合作社成立于2020年,充分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前不久还给村民发了福利,每位村民都领到了5斤西红柿、5斤芹菜。

/

  杨庙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丰富的物品 通讯员 程永锋 报道

  这样的福利对杨庙人来说不是稀罕事儿。2022年,杨庙社区成立了农村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11个村抱团发展、联合开发建设特色果蔬、研学旅游、粮食烘干等14个富民项目,还注册了“杨庙”品牌商标,累计带动社区增收100多万元。

/

  杨庙社区年集 通讯员 程永锋 报道

  夜幕降临,有的住户家窗台已亮起了灯笼,社区年味变得更浓了。许福华围着社区转了一圈,他笑着说:“社区便民服务站、幸福餐厅、幸福乐园……社区建了一系列公共服务设施,住在这里,真得很满足!”

  “现在的日子就像芝麻开花”“不仅环境越来越好,收入也越来越高”……说起当下,杨庙人随口都能“抖”出一连串的获得感、幸福感。建设果蔬冷链仓储物流园、农渔循环农业示范园、粮食烘干基地……奔着这些“必须加快步伐办好”的事,大家伙儿同样信心满满。

/

  记者手记

  “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是黄河滩区群众住房难的真实写照。如今的杨庙社区,一排排红色楼房拔地而起,伴随而来的还有百姓越过越好的生活……

  杨庙社区的变化,是黄河滩区迁建的一个缩影。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看望黄河滩区迁建群众。“确保人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全市上下凝心聚力、踔厉奋发,扎实做好安居富民、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让百姓不仅“住上好房子”,更“过上好日子”。

  (记者 商雅雯)

责任编辑:邓玉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