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直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服务发展、促进就业,是职业教育必须牢牢把握的办学方向,也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
在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薄纯波提出了《关于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推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建议》后,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地方金融监督局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时回复,并就相关工作进行研究推进。
存在问题:我市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我市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实践上的障碍,加之配套政策和评价体系滞后,产教融合流于表面,不够深入。
代表建议:制定措施,加快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薄纯波在建议中提出,一是建立市级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问题。制定校企合作推进办法,加快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职能,由“办”职业教育向“管理和服务”过渡。积极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落实校企合作办学财税激励政策和收费政策,市、县人民政府设立职业教育发展资金,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对企业按照规定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学徒培养等给予奖励补助,提高企业校企合作积极性;三是以重大项目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东营市已经建设一个市级共享性的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各县区根据县域经济支柱产业,依托职业学校建设至少1个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形成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协同创新发展的产教融合示范区。
办理情况: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在收到《关于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推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建议》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在强化政策统筹规划、注重多部门共同保障、夯实产教融合基础设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进一步强化产业导向等方面积极推进落实。
强化政策统筹规划。2019年11月市政府印发了《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加快完善机制、构建协同推进产教融合格局、组建产教联盟、健全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等方面提出9项任务。2020年5月市政府出台了《东营市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各县区政府、职业院校也编制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一县(区)一案、一校一案”。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完善。
注重多部门共同保障。我市建立了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的议事协调机构——东营市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协调解决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毕业生就业、上级政策落实、经费筹措、校企合作等问题,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工作。成员单位包括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东营职业学院等,各成员单位相互配合,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相应工作。
夯实产教融合基础设施。我市不断推进完善职业教育基础设施,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创造良好基础条件。我市分别投资14.03亿元、2.64亿元建设了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和东营市化工学校新校区并投入使用,将东营职业学院公共实训基地、市技师学院大型仿真实训基地等纳入了市政府投资计划。目前,全市市级共享性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1个,各县区、学校建设其他实习实训基地共20多个。
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我市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全市审核通过90个中职专业点,高职审核备案134个专业点,所设专业几乎涵盖国家职业教育专业体系的所有大类,基本能满足我市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工学一体”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改革、人才合作培养、应用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师资培训等方面广泛深入合作。
进一步强化产业导向。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我市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培养模式,现有省级以上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0个。各职业院校聚焦产业发展方向,通过“订单班”“冠名班”等方式,与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组建实体化运作的职业教育产业学院21个,产教联盟22个,专业教学联盟53个。
(记者 薄青阳 通讯员 王林 钟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