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湿地我的家】山东东营:护大河之洲 筑百鸟之巢

  央广网东营11月24日消息(记者唐磊)九曲黄河,在东营入海,黄蓝交汇,恰如一幅炫丽的画卷。

  东营市明月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央广网发 杨斌摄)

  作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山东省东营市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5类14型湿地,湿地率41.58%,形成了“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城市特色。其中,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明潭湖公园 (央广网发 杨斌摄)

  “瑶池”落“仙女” (央广网发 杨斌摄)

  湿地中的丹顶鹤(央广网发 杨斌摄)

  近年来,东营市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探索形成了以水系连通为主的河流沼泽湿地修复、以营造植被生长条件为主的近海与海岸湿地修复等“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累计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实施了总投资13.6亿元的17个湿地修复项目,连通水系241公里,修复盐地碱蓬、海草床5.2万亩,治理互花米草13.1万亩,2019年以来累计补水5.33亿立方米,共修复湿地188平方公里,形成了“一次修复、自然演替、长期稳定”的良好湿地修复效果。

  白鹤、白枕鹤、灰鹤、白头鹤四种鹤“同屏”(央广网发 杨斌摄)

  通过不懈努力,一幅蓝天白云、山清水秀、百鸟腾翔的生态画卷在渤海之滨、黄河尾闾铺展开来。

  湿地里流淌的“歌谣”(央广网发 孙劲松摄)

  蓝天 、湿地任鸟飞(央广网发 孙劲松摄)

  如今,全球两条候鸟迁徙路线经过黄河三角洲,被誉为“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中国最美湿地”“国际重要湿地”“鸟类的国际机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保护区内的鸟类从设立初期的187种增加到37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5种,有38种鸟类数量超过其全球总量的1%,成为东方白鹳和黑嘴鸥全球重要繁殖地、丹顶鹤重要越冬地和潜在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卷羽鹈鹕东亚种群最大的迁徙停歇地。

  湿地风光(央广网发 刘月良摄)

  工作人员介绍, 下一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将不断加大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统筹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持续提高生物多样性,努力打造世界陆海统筹型自然保护地典范、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标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

责任编辑:邓玉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