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社区食堂、老年照料中心建设,帮助老年人解决就餐问题;打造“文艺社区”2.0版,搭建喜马拉雅录音、排练大厅、书画社等功能室,免费向辖区党员和群众开放;发布“乐活社区”志愿服务募集活动……最近,我市基层社区密集推出了不少为民服务的新点子、新载体,让人耳目一新。
今年以来,市委组织部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加快推进城市党群服务阵地功能体系建设,强服务、聚民心,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功能得到显著提升。
让党建引领成为可感可知可及的幸福体验
群众的“小诉求”,也要做成“大文章”。
前不久,东营区辛店街道西苑社区的专职网格员黄燕接到反映,燃气公司因该小区平房天然气管线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停止供气,居民意见很大。黄燕立即将情况上报社区党委,社区党委随即指派专职人民调解员,会同网格员、燃气公司负责人、小区物业以及居民代表,针对小区平房燃气管线改造方案及改造费用进行议事协商,并对居民和燃气公司产生的纠纷进行调解。短短一个小时,双方就达成了管线修复协议。
服务事项下沉到社区,是我市党群服务中心功能体系建设的一个创新做法。如今,我市通过完善“吹哨报到”机制,推动238项管理服务职能集中进驻到党群服务中心,与群众最密切的69个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办”,实现社情民意点点通、急事难事件件办、办理结果事事回、满意与否人人评的工作闭环,让党建引领成为人民群众有可感可知可及的幸福体验。今年以来,全市266处党群服务中心流转办理网格事项90万余件,办结率达99%以上。
让社区聚能成为撬动为民办实事质效的支点
让更大力量、更多服务汇聚在社区、贡献在社区。
“饭菜味道很好,很合我们的胃口,也很方便。”每天中午11点,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锦苑社区的幸福食堂就开始热闹起来,正在吃午餐的老人都对幸福食堂的饭菜和服务竖起了大拇指。在这里,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只需要1元钱,就能吃到荤素搭配的可口饭菜。除此之外,社区食堂还为出门不便的老人们提供志愿送餐服务。
为切实解决社区老年人较多、就餐不方便的问题,我市按照“群众需求在哪里、党的阵地就覆盖到哪里、党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由市级统一推动,通过开展党群服务阵地去行政化、去办公化、去形式化和亲民化改造,在全市144处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开辟专门的功能厅,全面推广社区食堂建设,加快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布局建设一站式办理卫生服务站,切实强化了便民服务功能。
同时,以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为发力点,全面整合社会力量,主动融入各类社会组织,使众人“能”为个人所“不能”。目前,全市已挖掘2600余名社区治理能人,组建起1.6万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了“四季有约、乐活社区”等服务品牌,有效提升了基层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健全长效机制让共治共享发挥更大效力
做实基层治理,长远在机制。
“中午要做饭了,几百户居民家里停了水,可把我们急坏了!”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府前社区网格员王娟,刚来到小区门口准备日常巡查,就有居民过来找她反映家里停水的情况。听到消息后,王娟立即到周边走访排查问题,并联系专业技术人员维修,仅用了一个小时就把问题处理完毕。“这水送的太及时了!”群众的焦虑一下子烟消云散。
发现问题、快速处置,折射出近年来我市党群服务中心功能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基层治理中,我市聚焦百姓、基层的高频事项,建立“社区——网格(小区)——楼院”一贯到底的组织架构,全面推行“党委主抓、部门协同、网格运行”的议事决策机制,实现组织体系与治理体系充分衔接。在这种制度下,居民遇到难题,可及时约请网格员和相关职能部门在“家门口”办公,推动问题快速高效解决。
目前,我市已建立“老夏茶铺”“园诚工作室”等800余个议事平台,议事会开到了每个社区、每个楼栋,先后解决居民关键小事1.2万件,“党员带四邻、四邻带全民”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在群众心中,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情才是衡量党群服务中心不可或缺的要素。”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做实党群服务中心,就要做群众最盼的事,解群众最难的题,真正把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
(记者 郑代玉 关晨歆 通讯员 谷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