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井村:红事大厅减成本 喜事回归“乐”本质

  “统一标准那就没有你好我孬一说了,大家都能拿得起这个钱,有钱的不想着怎么出风头,没钱的也不会觉得自己不体面,就简简单单结个婚,这不是咱一直盼望的事吗?”

  “婚礼花多花少其实无所谓,那就是个形式,最重要的还是过好结婚后的日子,要我说,花得越少,负担越小,心情越好。”

  ……

  在黄河路街道耿井村,刮起了移风易俗新风。耿井村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村民一致拍手称赞。

  过去,因为传统观念影响和收入的不断增加,耿井村婚事大操大办、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现象愈演愈烈,一场婚礼下来,开支都在万元以上,有的甚至高达三四万元,让结婚这件大喜的事,蒙上了讲排场、比风光的阴影。

  为破除陈规陋习,倡导节俭之风,耿井村以红白理事会、孝老敬亲、禁赌禁毒、垃圾分类等内容为抓手,吹响了移风易俗的“冲锋号”,乡亲们从过去的讲排场、比气派、互相攀比,到现在的比文化、比家风,看谁家红事新办、白事简办。

  红白理事会助推移风易俗

  为减轻村民的负担,耿井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成员由现任村党支部成员、村委会成员和本村居有威望、有影响力、热心服务工作的党员、群众组成,并将移风易俗纳入了村规民约。红事一切从简,提倡新事新办,不得大摆宴席,铺张浪费,每桌控制在500元左右,每户不得超过15桌,彩礼控制在5万之内,时间不得超过2天。就这样,结婚一切从简的规定初步定了下来。

  红事大厅让喜事回归乐事

  伴随红白理事会的推进,婚事简办的理念有了,就差一个婚事简办的场所了。耿井村依托村文体活动中心一楼大厅,专门设立了红事大厅,提供桌椅板凳、厨具等服务设施作为喜事场所,为喜主提供大锅饭招待前来帮忙的亲戚朋友或用餐车来提供服务,还可以为喜主提供一个缝制结婚喜被的场所。

  “自从村里有了这个红事大厅,村民要办喜事都主动来村委会报备,提前预约日期,生怕到时候排不上号没有场地。”耿井村红白理事会的成员耿文峰介绍说。

  “现在,操办喜事简单多了,花钱也少了,但大家感情更好了。原来出去办的时候,家里老人行动不便没法去,现在能一块跟着去乐呵乐呵,多好!”说起村里喜事新办的文明新风,耿井村村民耿建康打心眼里高兴。

  文明实践站掀起志愿服务新风

  耿井村统筹村内公共文化阵地资源和志愿服务力量,依托村文体活动中心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紧密结合群众所需,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文化教育、艺术培训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立了耿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邻里互助”“净之蓝”等多支村级志愿服务队,紧密结合村民需求,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以“村民邻里帮扶”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认识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和行动中。

  耿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成员耿艳开已经义务参加了多次村民红事的筹办活动,“看到乡亲们思想得到这么大转变,结婚也更热闹、更纯粹了,我们都由衷得高兴。”

  走进耿井村的红事大厅,第一印象是整洁宽敞、简单大气。满厅的红色装饰物,透着喜庆,却不俗气。仪式台、音响,一样不落。与众不同的是,这个红事大厅与耿井村文化活动中心是连在一起的,一楼有羽毛球场,二楼还有其他不同的活动室。全部向村民开放。村民们可以随时前来进行锻炼,增强体质,交流感情。

  一个喜事大厅,不仅节约了村民们的开支,凝聚了感情,让喜事回归“乐”的本质,更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和乡村文明的内涵。

(记者 李萍)

责任编辑:邓玉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