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打造生态保护修复的“东营模式”!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改革创新纪实之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目标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将生态保护与修复融入全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倾心打造生态保护修复“东营模式”,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大考中交上了一份漂亮的“东营答卷”。

  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

  让政府担起“环保使命”

  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具有价值突出、类型多元、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同时,由于成陆时间短,土质结构疏松,地下水位高、咸度大,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又具有极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近年来,受黄河入海水沙持续减小、生态用水保障困难以及人为活动干扰、资金不足等因素制约,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海岸带侵蚀、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风险增强,生态系统面临较大挑战。

  面对这些普遍性难题,我市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修复和高质量发展特色之路,切实担起“环保使命”,勇当“环保卫士”。

  规划引领,科学布局。科学编制《东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构建“一心两带多廊道”天蓝地绿水秀的生态安全格局。制定《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编制相关专项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启动并完成《东营市沿黄生态长廊规划(2021-2025年)》和《东营市沿海防护林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按照“两廊一带、九区多点”和“两带十区九节点”的总体布局,通过实施六大重点工程,构建黄河口健康稳定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打造东营市沿海绿色长廊。

  法治引航,走在前列。坚持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先后颁布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东营市湿地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使全市湿地规划及其保护利用、监督管理有法可依。率先出台了国内地级市《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认定调整办法》,推进分级保护湿地资源。年内出台全国首个湿地城市建设地方性法规《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条例》,为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提供法治导则,为湿地城市厚植法治底色。

  保护优先、生态修复

  让自然恢复“勃勃生机”

  在生态环境修复中,我市坚持走保护优先、生态修复的路子,聚焦重点问题,精准把脉施策,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市域内自然生态焕发勃勃生机。

  坚持保护优先,框架体系建设初见成效。通过不懈努力,我市已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为主,海陆兼顾的基本湿地保护框架体系。截至2019年底,全市建设自然保护区1处、湿地公园10处、森林公园5处、海洋特别保护区5处、饮用水源保护区8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湿地保护小区39处。

  坚持生态修复,物种多样性更加丰富。恢复湿地与黄河水的交流,在黄河丰水期引入黄河水,以蓄淡压碱等措施对退化植被进行自然修复,植被覆盖率提高了10%以上。实施了以疏通沟汊、恢复洼地、促进水系微循环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形成了以疏通水系促进水循环、保育原生植被、构建多样化鸟类栖息地、促进鱼类等水生生物繁衍生息为主要内容的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修复模式,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乃至整个黄河流域和全国同类型湿地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探索形成潮间带湿地恢复模式,总结出综合治理互花米草和盐地碱蓬生态修复的有效措施,实施海草床恢复试验,初步形成了潮间带湿地生态恢复模式。全市域、多维度开展生态修复,采取河道疏浚、坑塘修复、滩涂治理等多种形式修复湿地,全面开展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生态建设,构建自然湿地保护体系。近年来,通过蓄淡压碱修复退化湿地近200平方公里,以生态补偿方式完成退耕还湿面积140平方公里。

  坚持创新举措,管护责任体系更加完善。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建立森林湿地长制的实施意见》,初步形成了“组织在市、责任在县、运行在乡、管护在村”的四级森林湿地长责任体系,目前共设森林湿地长2261名。同时,推动森林湿地长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确保实现森林湿地长制管理常态化、规范化。

  通过多年的生态修复,我市境内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动植物资源种类和数量持续增长,鸟类多样性明显提高。自2003年东方白鹳第一巢在湿地恢复区繁殖,到2020年有110巢繁殖,至今东营市已成功育出东方白鹳雏鸟1949只,成为中国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

  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

  让市民享受“绿色福利”

  东营市独特的气候及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类型,入选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如何用好湿地资源,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我市围绕“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目标定位,按照“树牢一个理念,强化两项保障,实施三大工程,做好四篇文章”的“1234”总体工作思路,全力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城市特色,实现了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的有机转换。

  湿地进城,推进湿地城市建设。制定出台《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20-2022年)》,坚持以水为脉、以绿为衣、以湿地为特色,突出中心城“两带、三河、五片、多点”中心城湿地生态结构,彰显“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城市特色,大幅提升城市品质。通过持之不懈的努力,全市累计建成各类湿地公园、主题游园、社区公园295处,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2%,免费开放率达100%;各城区建成绿道663公里,林荫路推广率达到90.2%,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城乡绿道网络体系,引领了市民的生活方式向更加绿色、健康转变。

  纳洪调蓄,加快无内涝城市建设。坚持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充分利用中心城河网水系湿地密集的优势,构建形成了“九横十纵”骨干水网体系及众多毛细水系。按照“雨水就近入河”“多走河道、少走管道”的理念,集中实施了一批内涝小区应急排水、积水点改造、水系贯通工程,让中心城的管线、沟渠、河湖实现了互联互通。同时,通过各类自然湿地、人工湿地,最大限度对雨水进行滞蓄,在城区东南部的地势低洼地带,通过地形整治和湿地修复,形成了占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蓄滞洪能力4000万方的天鹅湖蓄滞洪湿地,实现了中心城“大雨不积水、暴雨不成灾、雨水多蓄用”,充分发挥了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

  宣教并重,提升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在“黄河口湿地博物馆”“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等生态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湿地学校”建设活动,编写湿地生态道德教育教材,建立生态道德教育讲师团,开设“笔记大自然”“让燕子住我家”等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教学科目,“湿地学校”蓬勃发展。目前,全市40多所中小学加入了全国或东营“湿地学校”网络,拥有“国际生态学校”1所、“中国湿地学校”5所、“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3所,“东营市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19所,达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利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节日节庆,组织志愿者进社区进学校,开展公益宣传,使生态意识深入人心。

(记者 葛铸聪 通讯员 韩彩真)

责任编辑:邓玉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