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处 万里入胸怀——东营市全面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纪实

/

  河海交汇

  北纬38度,东经118度,一面是肌肤的黄,一面是梦想的蓝。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越千山万水,奔流而至旅程的最后一站——东营,如一条巨龙汇入渤海。

  5464公里长河厚土,独一无二的河风海韵,造就了黄河三角洲上这座湿地之城。胜利油田在这里崛起,兵圣孙武在这里诞生,吕剧艺术在这里发源。河海交汇孕育而生的碱蓬、芦苇、湿地,则使这里成为人的乐园、鸟的天堂。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把脉时代的号召,更是鼓舞人心的号令。“黄河战略”由此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

  夕照黄河口。 刘文忠 摄

  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这方热土上的人们,正怀揣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用情书写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东营篇章”。

/

  群鸟归来向大河:

  铺展生态保护的“东营画卷”

  2020年的第一场霜降,比往年来得稍早了一些。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水面上,先是出现了两只白鹤、六只丹顶鹤,随后是数百只天鹅,成千上万只灰雁、赤膀鸭、红头潜鸭……

/

  白鹭飞翔。 孙劲松 摄

  “大部队很快就要到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科研站负责人吴立新明白,这些“打前哨”的候鸟,提前拉开了今年鸟类迁徙季的序幕。在黄河水滋养下,黄河口已成长为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据“湿地国际”官网公布,全球目前共9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2条从这里经过。每年秋冬季节,数百万只候鸟在这里栖息、补食、越冬,堪称“鸟类的国际机场”。

  切实保护好黄河口地区的生态湿地和鸟类资源,既是东营人肩头一项沉甸甸的责任,也是全面践行“黄河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

  为此,东营着眼全局谋划一域。去年10月,东营成立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与国家、省同步启动编制规划,市委主要领导9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编制的“1+9”规划体系,围绕生态保护、黄河安澜等11个领域提出238个重大工程,涵盖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各个方面。东营开创了全国自然保护区详规编制先河,为这片153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编制了专项规划,积极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重要标杆。

/

  东方白鹳的倩影。 黄高潮/摄

  呵护生态绿洲,东营有行之有效的经验。在黄河口,专为鸟类打造的一处处生态岛、生态廊道草肥水美、远离人群,在湿地恢复区专为东方白鹳打造了装有碗状巢座的“经济适用房”,为生性敏感的珍稀鸟类提供了绝佳繁衍地。疏通水系促进水循环、保育原生植被、促进水生生物繁衍生息的湿地保护与修复模式,被业内认为对世界同类型湿地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

  东营市图书馆附近的“安家生子”的东方白鹳。 付建智/摄

  大河之上,群鸟归来,翻开的是一幅幅生生不息的生态画卷。各项数据显示,这里的河口湿地面积逐年回升,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保护区内鸟类由建区时的187种增至368种,甚至首次发现东方白鹳在城区“安家产子”。黄河三角洲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的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

/

  做足生态“水文章”:

  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之城

/

  黄河口湿地公园航拍

  在空中俯瞰东营城区,最抢眼的便是锦绣如屏的秀美湿地。

  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东营市湿地有5类14型,湿地总面积45.81万公顷,约占山东省的四分之一,全市湿地率41.58%,是全球首批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的城市之一。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是新时代东营发展的目标定位之一。

/

  为了做足做好“水文章”,东营开展湿地城市建设三年行动,精明打造“水环境”。11条水系贯通工程,重点对广利河、溢洪河、东营河及内水系环境实施综合治理。当水循环体系得到改善,“死水”变“活水”,城市在湖河溪流中变得更加灵动。同时按照“治污水、分雨水、纳洪水、用中水、节黄水、排涝水”的思路,统筹考虑城市水循环系统。

  把主城区作为旅游度假区来打造。“黄蓝交织、清新明亮,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是东营城市建设者正着手描绘的城市风貌。5个湿地特色片区、9条湿地特色景观带串联起城区的大片湿地、水系、湖泊、水库,不仅是城市的靓丽名片,更是市民家门口的休闲乐园。

  天鹅湖蓄滞洪工程,一举破解城市内涝问题;金湖银河片区综合开发项目,成为现代湿地城市建设的重要节点区域;东三路、东八路湿地工程,成为东营市区重要的景观廊道……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一批难点问题得到破解,都是建设富有活力现代化湿地城市的生动实践。

/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市水务局牵头编制了《东营市黄河三角洲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规划》等系列规划,编制此类规划,在我省沿黄地市中为首次。经过积极争取,东营市的应急生态补水指标大大提高,补水范围已经涵盖市内大部分河流流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东营的落地生根,彰显的是城市建设者的民生情怀和责任担当,给百姓留下的是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

  绿色发展做底色:

  渐入佳境的绿色产业格局

  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过程中,东营坚决做好新旧动能转换这道“必答题”,聚焦“5+2+2”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全产业链整体跃升,培育形成新动能基础力量,以绿色创新为主要支撑的新格局渐入佳境。

/

  面对1000摄氏度的高温喷枪火焰,一小撮“棉芯”没有丝毫变化,这神奇的棉芯就是高性能氧化铝纤维。“我们取得了氧化铝陶瓷纤维的专利成果,成为国内唯一、全球第三家掌握高性能氧化铝纤维生产技术的企业。”在东珩国纤新材料有限公司展厅,董事长井良霄介绍。通过积极争取,今年7月,高性能氧化铝纤维项目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投产,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5.5亿元。

/

  去年,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落户东营。据悉,该研究院将边建设边研发,力争3至5年内在稀土催化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有望带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300亿至500亿元的稀土催化产业集群。

  这是东营“四新经济”迅猛发展的典型案例。东营还发挥山东国瓷、新发药业等龙头企业作用,加快推进5G关键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功能陶瓷新材料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

  农虽旧业,其命维新。在农业产业上,东营着力破解卡脖子的“盐碱地”难题,选育并推广了160多个耐盐优良品种。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专家在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研究种植的高营养水稻,已在56个国家申请国际专利,不仅口感好,营养成分比普通水稻提高了30%至300%。依靠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学专家等得力“同盟军”加持,东营正走出一条生态优势充分发挥、绿色农业富地惠民的新路子。

/

  乘借高风唱大歌:

  用心讲好“黄河入海”时代故事

/

  黄河入海大文章(莫言 书)

  “渤海荡荡,黄河汤汤。蓝黄交汇,和谐阴阳。宏阔气象,锦绣文章。最新大陆,无限风光。”

/

  莫言乘直升机游览黄河入海口

  这是今年八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黄河口写下的诗句。在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乘直升机观览河海交汇之后,莫言感慨:“黄河入海处,必有大文章。”

  东营,既有着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又有着古老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座多元交织、特色鲜明的文化之城。以黄河文化、石油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移民文化、孙子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不仅是这座城市的血脉和灵魂,更为这里践行“黄河战略”提供着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

  为了凸显城市特色,东营将黄河、海洋、石油、孙武等“文化基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东营盐文化博物馆、东营电文化体验馆、胜利油田科技馆、广饶孙子文化园,以及全国最大的鸟类专题博物馆——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成为对外讲述“黄河口故事”的一扇扇窗口。

/

  “近两年来,东营紧扣‘黄河入海”地域标识特色,擦亮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三大世界级生态景观,“黄河入海、我们回家”文化旅游品牌正越叫越响。”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常光兴说。

/

  2020中国东营黄河铁人三项冠军赛暨黄河入海生态铁人运动旅游展示赛(记者 延智)

  在刚刚过去的东营银行·2020中国东营黄河铁人三项冠军赛暨黄河入海生态铁人运动旅游展示赛中,专业竞技与体育旅游完美融合。本次赛事是黄河主题铁人三项赛的首站,在路线设计中处处突出黄河元素、黄河口特色,给广大运动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站在全流域谋划入海口,以入海口服务全流域。坚决扛起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责任,努力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示范区,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家战略落地落实。”市委书记李宽端如是说。

/

  湿地“龙脉”

  黄河落笔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母亲河孕育了三角洲,历史选择了东营。

  站在全流域谋划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东营正以系统科学的谋划、统筹治理的新模式、同频共振的合作精神,用心讲好“黄河入海”的时代故事,与其他兄弟地市一起,合力奏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记者 蔡文龙 李晓琳 周广学 通讯员 孙劲松 刘月良)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