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来”“信得过”“走下去”——从东营市有效破解“首贷难”看普惠金融发展

  “‘首贷难’的确是一个老问题。”

  7月3日上午,在中国人民银行东营市中心支行一间会议室里,为充分调查小微企业“首贷难”问题,市人行与东营日报组织了一场银企座谈会。市人行货币信贷管理科副主任科员孙丽华的这句话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近两个小时的座谈,以及后续的现场调查让记者感到,正所谓“危中有机”,普惠金融在今年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新进展,而“首贷难”这个话题,经过各方解析后逐渐变得柳暗花明。

  成因——

  “首贷”三难亦是普惠金融发展痛点

  所谓“首贷”是指小微企业首次获得贷款;

  所谓普惠金融,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弱势群体等是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

  发展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成长,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显然,如果小微企业的“首贷难”问题得不到解决,金融作用的普惠性便会大打折扣,经济活力也会受到影响。那么,“首贷难”到底难在哪儿?

  一者,“缺信息、缺渠道”。

  “‘首贷难’首先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东营莱商村镇银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李敏认为,很多中小企业有资金需求,由于之前没有与银行合作的经验,出于传统理解认为首贷特别难,对于目前国家大力发展信用和准信用贷款政策了解不到位,对申请银行贷款存在畏难心理;而银行则不能充分获得广大小企业有效的资金需求信息,在一定意义上造成供需不对称。

  中国农业银行东营分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程连杰认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直存在,银行切实按照制度介入客户,没有把首贷作为贷款方面条件;客户对金融产品了解不够,以为银行门难进、利率高。一般情况下,企业或个人没有融资经验,缺乏相应的金融常识,比如很多房贷客户不明白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情况。”

  二者,“征信少、评估难”。

  东营银行城南支行信贷负责人王文昭表示:“小微企业很多人都是‘身兼数职’,又或者是岗位缺失,造成财税报表等不全。比如,很多工商户是靠微信、支付宝转账形成交易记录,但这个记录不好核实,打印出来备注也不那么详细。”李敏说:“可能有的人认为,我没有征信记录,就是信用好,这是个认识误区。”

  三者,“担保弱、风险高”。

  李敏表示:“首贷客户在融资信息、融资渠道方面较其他小微企业处于劣势,资本积累较少,缺少足值的抵质押物和其他合适的担保措施。由于自身风险高、抗风险能力差,符合担保条件的大企业轻易不愿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其高风险导致融资的难度和成本偏高。”

  作为普惠金融的业务范围,“首贷难”一定程度上折射了金融普惠过程中的瓶颈。与“三难”相对应,各银行机构反映,东营地区的企业或个人寻求“首贷”的需求还是比较多的,受疫情影响,很多餐饮、住宿、旅游等以前现金流比较充沛的行业企业,目前资金需求较大。程连杰透露,在他们调查的贷款需求清单中,有首贷需求的客户占到近一半。

  破题——

  “找出来”“信得过”“走下去”,普惠金融来支招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鼓励银行敢贷、愿贷、能贷,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利用金融科技和大数据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精准性。”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方面勇于担当作为,协同发力攻坚,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深入开展银企对接,银企互信服务平台加快建设,金融动能转换步稳行远。

  迎“难”而上,必须在分析研判情况中分门别类精准施策。市人行在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深入推动“首贷培植行动”,在各银行机构与各部门的协调联动下,有效破解“首贷难”。

  破解信息不对称,“于千万之中将需求找出来”——

  为了精准显现、匹配需求,各部门机构通过协同发力想方设法找出首贷需求客户。

  功夫下在平时,客户对银行的认知度和黏度就会显现出来。如东营莱商村镇银行积极搭建“政府+银行+担保公司+商会+企业”平台,借助多方合力实现全方位交流。该行与东营区融资担保公司合作共同设立了东营市首家集多项普惠业务为一体的“普惠金融超市”,每年组织多场次业务交流会、产品推介会,模式成熟、效果较好。

  首贷客户在哪里,有关部门掌握着相当一部分信息资源。今年以来,市人行与市工商联共同组织市、县两级108家商会,摸底从未获得贷款的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组织6家银行机构和10家商会举办洽谈对接6次,促成银企首贷合作31笔2253万元。此外,联合市妇联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妇女创业,今年共为22名从未获贷的妇女企业家提供资金支持1650万元;联合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摸底调查,将23家从未获贷企业融资需求1.5亿元推介给银行机构。

  破解信息增补难,“于有所建设中信得过”——

  有了完善的信息记录,一旦获得首次贷款,企业再次获得贷款就会相对简单。

  缺什么补什么。为了补上信息缺项,各银行机构积极提供贷款信息增补服务。市人行督导15家银行成立首贷培植客户经理专业帮扶团队,专门针对首贷客户在贷款信息补充方面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对于需要上门服务的小微企业,提供“面对面、手把手”贷款信息增补服务,指导小微企业完善首贷信息,提升贷款获批率。前5个月,15家银行机构已为525家小微企业提供首贷信息咨询服务,其中为126家提供上门指导服务。

  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的融资往往有“短、小、频、急、散”的特点,仅凭提交资料等正面清单很难适应其需求。业务办理加速、银行让利企业也成为常态。程连杰表示:“在做好风险管控的基础上,我行当前线上产品,客户从提出申请到放款一般一到五个工作日就能完成。”孙丽华说:“全市的银行机构盯住LPR,都在让利,经过成本核算,都会给出最优利率。”

  破解征信资源利用难,“于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中走下去”——

  破解首贷客户征信资源难利用、再进一步完成借贷过程,小微企业抵质押物不再唯“固定资产”论。

  市人行开展产权融资优势项目集中突破专项活动,引导金融机构拓宽可接受抵质押物的范围。前5个月,全市银行机构开办贷款中抵质押物包括供热收费权、知识产权质押、海域使用权等10余类,为30余家首贷客户提供8000万元资金支持。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断加速,单纯依靠信用也可借贷。市人行推动辖内22家银行机构走进256家小微企业首贷客户,现场指导其利用大数据信贷系统,评估企业信用,利用信用贷款发放首贷,弱化传统抵质押品作用。前5个月,全市银行机构为从未获贷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信用贷款86笔1.25亿元。

  为了使这种合作关系不断“走下去”,市人行引导各银行机构做好对2019年首贷培植客户的续贷工作,对符合贷款条件的2019年培植首贷户及时办理续贷,确保2019年首贷培植客户再次获贷率不低于70%。同时,引导银行机构对2020年首贷户建立主办行关系为首贷企业提供信贷、结算、现金收付、信息咨询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增进银企互信合作关系。

  “根据我们的监测,小微企业风险基本可控。随着普惠金融类产品的推进,‘首贷难’将得到极大改善和缓解。”程连杰说。

  案例——

  获得“首贷” 一举多得

  案例一:“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银行”信贷模式让合作社有了金融后盾

  近日,记者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田庄村田甜蔬菜种植农民合作社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流转的土地上搭建大棚骨架。田庄村村党支部书记马建民高兴地说:“多亏了东营莱商村镇银行,我们村53名村民首次获得银行贷款,有了这79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合作社建设有了金融做后盾,今年10月份,集无土栽培、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一期工程就能对外开放了。”

  “作为本地的法人银行,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做‘小’做‘散’,通过由政府担保公司担保、对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一镇一产业贷’等形式为乡村整体授信,助力乡村振兴。”东营莱商村镇银行六户支行行长崔立鹏举例,像他们为农户办理的“西瓜贷”、“西红柿贷”等都是政府贴息、村民免息借贷。常年奔波在基层了解各乡村需求,崔立鹏对当地产业已是十分了解。

  案例二:劳务公司靠“首贷”增强公司实力

  “我们是做安装类劳务的,公司2019年1月成立,做了一年多,逐渐有了信誉度,今年想进一步拓展业务,增强公司实力。”座谈会上,东营中启劳务有限公司财务经理郑华艳介绍,由于账款往往是年底结算,公司需要先期垫付材料款等,现金流压力较大。当她得知市农行有“首贷”优惠政策,她主动前去了解。市农行工作人员快速行动,通过法人直系亲属固定资产抵押方式迅速为企业提供贷款127万元,并可为企业实行三年滚动授信。目前通过贷款购买原材料、垫付工人工资,公司接单能力进一步增强。

  案例三:无纺布企业靠“信用贷”补上项目投资缺口

  山东善信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业务主管缪春来介绍:“我们虽然有固定资产,但是依靠信用贷款政策,获得首贷300万元,补上了项目投资缺口。”今年2月份,善信成立熔喷布生产企业,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建设厂区,东营银行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一直跟进,并为之办理信用类“首贷”。目前,企业接单平稳,正在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

  据统计,前5个月,市人行引导全市银行机构培植首贷客户1507户,获贷首贷客户1447户12.62亿元,获贷首贷客户数、发放贷款额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16.29%和159.14%。难题变机遇,“首贷”工作实现重要突破。

  孙丽华认为,“首贷培植,取得的成效是多方面的。除了缓解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它规范了小微企业的信用记录,扩大了信用基数。如果小微企业连续三年获得贷款,基本上就能稳定生产,实现稳健发展。”

(记者 刘冬辉)

责任编辑:刘洁宁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