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发展资源的重要因素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当下,营商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近年来,我市把“环境打造”作为新时代推动东营高质量发展的“四项重点工作”之一进行谋划部署,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流程再造,扎实推进为企服务,全力推动制度创新,积极营造重商亲商良好氛围,有效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推进流程再造,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
近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向东营市乐康大药房核发了我市首张药店行业综合许可证。这标志着我市“一业一证”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全覆盖。
“一业一证”改革,即将一个行业多个许可证件,合并为一张载明相关行政许可信息的行业综合许可证,实现准入后“一证准营”。企业注册登记、许可证审批的流程,也由“串联办理”变为“一链办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减材料、简环节、压时限,提高了审批效率,方便了企业群众办事。
“一业一证”改革,只是我市推进流程再造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我市系统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次办好、一网通办”,加快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营商环境。
精简审批流程,办事更便捷。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到1个工作日内,推出“政府免单”服务,促进企业开办“零成本”。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六简审批”,审批事项精简到63个;审批时间控制在90个工作日内,分别比国家和省缩短30个、10个工作日。借鉴创新“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全市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不超过20个工作日。
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服务更高效。在全省率先出台政务服务管理办法,实施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公布361个“容缺受理”事项、119个“一链办理”事项和127个信用承诺事项。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实施“非工作时间政务服务”,双休日和工作日午休时间向企业群众提供社保、公积金等45项高频民生事项服务。
加快“一网通办”,数据更畅通。打通70多个政府部门、单位数据壁垒,将43个省、市自建系统纳入“一网通办”,依申请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95%,位居全省前列。开通政务服务e平台“东营掌上通”,134个事项实现掌上办理,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在一系列举措加持下,我市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群众办事更加省心省时。今年,我市着力推进流程再造改革攻坚,正按照“放权、精简、集成、共享”总要求,加快打造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新流程。
坚持“企业为尊”,当好企业发展“店小二”
服务理念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关键。我市牢固树立以企业为尊的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全生命周期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活力、释放发展潜能。
逸信发展新加坡有限公司是新加坡一家从事能源科技研发、石化产品销售、原油进出口业务的大型能源公司。今年年初,这家企业决定在广饶县投资设厂。
可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投资计划,新加坡方面代表无法前来办理公司注册手续。对此,广饶县成立工作推进专班,由逸信集团合作商东方华龙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代为办理,并安排专人提供“一对一”“一条龙”全程服务。最终,从开始准备材料到领到营业执照,东营市逸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仅用了半个月时间。
如今,类似这样的案例在我市比比皆是。在为企业服务中,我市坚持“有求必应、无需不扰”的原则,组织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实施帮办(代办)服务,推行线上实时导办、线下惠民帮办、贴心代办服务机制,为群众提供政策法规、业务办理、审批流程等咨询服务;推行“店小二+专业式”服务机制,对企业办理特定领域相关审批手续提供全程代办、无偿代办,做到“企业别跑我来跑、我为企业代跑”。
一方面为企业优服务,一方面为企业解难题。面对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政府解决企业难题直通车制度,成立工作专班,搭建线上、线下直报平台,完善运转办理机制、问题督导机制和反馈评价机制,着力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助力高质量发展。
企业有所需,政府有所为。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市出台一系列措施,让企业渡过难关、茁壮成长。对招工难、资金紧张、原材料缺乏、疫情防控物资短缺等影响企业复工的痛点难点问题,主动靠前服务,精准高效解决。市、县、乡三级组建243支复工服务队,充实到企业生产一线,点对点纾困解难。推行金融辅导员制度,组建81支辅导队,为1049家企业上门“量身定制”融资服务,第一时间、最大限度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在做好为企业服务的同时,我市还着力营造尊崇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浓厚氛围,出台政策措施,全方位支持企业家拓视野、提素质,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企业家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
创新制度供给,按下优化营商环境“快捷键”
创新制度供给,按下优化营商环境“快捷键”,在全省率先启动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在全省率先实现“刷脸”办理人社业务,在全省率先建立政府解决企业难题直通车制度机制,在全省率先启动退休“一件事”改革……
如今,一个个“率先”正在我市加速落地。这既彰显了我市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更体现了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步履坚定、敢为人先,特别是在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加大政策创新和集成力度,以更优的制度供给推动高质量发展。
去年12月,我市出台《东营市政务服务管理办法》。今年1月,出台《东营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全流程监管办法》。5月,出台《中共东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关于严格依法办事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意见》……围绕营商环境,我市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政策依据。
项目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聚焦项目建设,我市建立“四张项目单子”调度机制,实行每月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议和会商制度,建立重大项目滚动督查、并联审批等机制,落实重点项目市级领导包靠和“3+N”重大项目会商机制,分层次分领域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
平台是发展的有效载体。聚焦平台建设,我市制定了关于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展顺利。实施创新企业提质扩量行动,建立完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息库。出台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规范创新平台建设管理,院士工作站总数达到24家。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
此外,我市还建立“一对一”政务服务员和行政审批事项帮办代办制度,组建培育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微信群,实施常态化跟踪服务,对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响应。成立“送政策上门精准对接”服务民营企业活动工作专班,开展“百名局长服务百家企业”活动,“一对一”上门送政策、送服务。畅通银企对接渠道、完善银企互信企业名单制管理实施细则,组织开展多样化的银企对接活动,推进实施“银行行长进百企”活动,为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支持。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放眼未来,我市将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坚决破解“痛点堵点难点”,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东营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 张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