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东营文旅产业步入“春天” 城市转型快步发展

万里黄河水,到此入海流

河海交汇

万亩湿地

群鸟汇集的壮美景观

让东营成为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

/

  近年来,我市大格局谋划,大手笔建设,推进文化消费升级,擦亮“黄河入海、我们回家”文化旅游品牌。

/

  风光与文化交融、富市与富民并进,全力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在这里,文旅产业正走入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最美的春天。

/

  因势利导,积极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在东营境内,万里黄河放慢奔流的脚步,卸下满身的疲倦,缓缓注入蔚蓝的渤海,黄蓝交汇的壮观景象令无数人震撼。

/

  作为唯一既沿黄又沿海的城市,东营具有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条件。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再次赋予了这座城市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

/

  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拥有三大世界级旅游资源,我市是如何借机把旅游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的?

  “充分利用东营市世界级旅游资源,围绕打响‘黄河入海、我们回家’文化旅游品牌,把东营打造成为亲近母亲河、体验原生态、享受慢生活的文化旅游胜地,向世界展示我国大江大河三角洲文明的标志地。”东营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给出了清晰明确的答案。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市深化文化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发展环境,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

  围绕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坚持规划引领,挖掘独特发展潜能,做好文化旅游资源统筹、业态融合、产业升级、市场增值等文章,着力做大增量、做优存量、做强品牌。

/

  按照整体规划,科学编制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中心城区旅游度假区等重点区域规划,黄河入海风景线、滨海休闲度假线等专项路线规划,并依托孙武湖旅游度假区、黄三角农高区农业科技创新区研学游基地、华澳大地田园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挖掘孙子文化、石油文化、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形成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效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顺势而为,擦亮“回家”文化旅游品牌

  为抓住战略,赶上机遇,打造“亲近母亲河、体验原生态、享受慢生活的文化旅游胜地”,我市做出了无数努力与尝试。

/

  ——完善工作机制,编制《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专项规划》,明确全市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和空间布局;

  ——出台配套文件,确定全市推进项目、重点工作,进一步定目标、定时限、定责任;

  ——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台账,实行月调度、月通报、挂图作战,加快重点项目落地;

  各项配套机制的不断创新,让“旅游富民”在我市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形成了统筹有力、步调一致的工作格局。

  为擦亮“黄河入海,我们回家”这一旅游品牌,我市一手强化黄河入海的景观吸引力,一手增强“回家”的服务管理和设施提升,以真心实意温暖游客,以创新创意留住游客。

  让核心景区提质升级,我市重点发挥“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三大世界级旅游资源优势,打造观览“河海交汇”核心产品,全力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大保护,加快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

/

  依托一系列重点旅游项目,我市积极挖掘黄河文化、生态文化、孙子文化、石油文化、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推动“旅游+文化+体育+研学+农业+展会+工业+夜间经济”多业态融合发展,全方位打造文化旅游之城、研学之城、展会之城、赛会之城。

/

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

/

孙子文化旅游度假区

/

刘集红色旅游景区

  在去年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期间,我市针对外地参赛选手推出了一项配套活动。所有人在抵达东营后,都能看到工作人员在车站和机场等候接站;比赛期间,志愿者和各行业的专业人员为选手提供全方位服务;赛后,专车接送、半价游览黄河入海口,同时配备专业导游为大家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回程,主动帮助咨询订票、送站。所有来东营参赛的外地选手纷纷表示说:“在东营,我们收获的不仅有美好的景色,更有满满的感动,‘黄河入海、我们回家’名副其实!”

/

  现在,我市还推出了一系列旅游服务惠民项目,如推动公共服务进旅游景区,改造一批文化和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在数字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体现旅游元素,并推出“黄河入海 智游东营”小程序,构建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游新空间。

/

/

  突出特色,探索旅游富民实现新路径

  一个新的旅游品牌的成长,需要时间磨砺,更需要精心培育。在自身旅游品牌打造过程中,我市深挖品牌内涵,强力推介宣传,带着温度,含着力度。

  ——抓住石油这个最具城市辨识度的符号,推动石油文化赋能,加快石油科技馆布展项目建设;借形想象,对提油机等油田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打造特色雕塑、产业景观。

  ——实施城市形象塑造计划,召开专题论证会,听取专业策划团队和专家意见,面向全社会征集城市形象宣传语和标识LOGO,扩大城市知名度。

  ——加快推进“快旅慢游”工程,委托专业机构规划设计,对南二路、东八路、黄河路等重要道路标识优化提升。

  以旅游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是我市全域旅游发展的一大亮点。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立足农业资源优势,重点培育金河滩省级田园综合体、华澳大地省级田园综合体、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园等一批精品旅游小镇、乡村旅游园区,开发一批有质量、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激活乡村旅游内生动力,促进旅游创业富民。

  随着旅游业态、元素的不断丰富,我市全域旅游的新魅力正逐渐绽放。

  5月16日至17日,由来自全省各地市的350余辆车、1200余名游客组成的“山东人游山东暨山东千车万人自驾黄河口首发团”畅游东营,品东营美食,了解黄河文化,游览“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世界级旅游资源。

/

/

  5月29日,首个立足东营,以摄影艺术的形式,全方位展现东营及黄河流域文化、旅游、生态资源的大型活动“黄河入海,我们回家——2020黄河口(东营)摄影大赛”启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活动持续时间之长、分类活动之多、覆盖面之广,堪称业界首次。

  全力转型的付出换来丰厚回报,随着东营旅游品牌越来越响,四面八方游客正纷至沓来。

/

今日的东营

不仅勾勒出黄河入海的壮丽画面

还释放着城市转型发展的

巨大能量!

  (记者 商雅雯)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