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活起来,留得青山赢未来 ——三谈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市场主体活起来,留得青山赢未来

  ——三谈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 本报评论员 娄和军

  市场主体是经济运行最基本单位,一头连着经济大动脉,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保市场主体是“六保”之基,保住市场主体才能稳住经济基本盘,才能“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保市场主体的关键在于保中小企业。在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税收,60%以上GDP,70%以上技术创新,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企业数量。但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面对疫情冲击,生存遭遇严峻挑战。一旦出现大量中小企业退出,对经济和社会伤害难以弥补。

  保市场主体,就要帮中小企业纾难解困,让其更好活下来。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惠企“大礼包”,我省也打出扶持政策组合拳,为市场主体减压,帮中小企业“闯关”。这些真金白银的保障政策,广受认可欢迎。下一步,各地各部门要狠抓政策落实,为中小企业“闯关”赢得时间。政策传导存在“最后一公里”,落实到位落实到企,会遇一些难点堵点,需做大量细致工作。唯有急企业之所急,加快惠企政策兑现速度,减少时滞影响,才能让政策发挥出最大效应,增强企业获得感。

  市场主体不仅要活下来,更要活起来。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保市场主体,既要根据复杂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态势,增强政策前瞻性针对性,更要注重营造法治化制度环境,从根本上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各地各部门要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持续精简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提供便利高效政务服务,形成让企业家心安、创业者心动的营商环境,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保市场主体,要让更多新的市场主体长出来。疫情下,存量企业显示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和底蕴,增量则反映出活力和后劲。危与机从来都是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这次应对疫情中,网购、快递等一些新业态逆势增长,有的营业收入增长了三分之二。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新动能新技术日益增强,为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契机。要把握新基建、新业态、新消费等新增长点,加快新经济企业培育,促使更多新市场主体成长。

  市场主体活下去、活起来、长出来,需要各地各部门尊重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到位不缺位,有为不越位。既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又要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要充分尊重市场主体意愿,服务不干预,帮办不包办。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发挥各自优势。“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更有力更完善更有效结合,就一定能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全面落实好保市场主体这一任务。

责任编辑:张馨月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