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民 防电信诈骗有秘诀 这些事项须牢记

  东营网讯 近日,河口公安成功破获一起“冒充熟人”的电信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一名,为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38000余元。

  2月27日,河口公安局接到受害人王某报警称:有人冒充公司老板姜某给其发短信,让其帮忙打款,并提供了打款账号,其通过银行柜台转账38000元后发现被骗。接警后,办案民警迅速展开案件侦办工作。  

  民警通过追查通讯流、资金流,层层筛查追踪,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范某某(男,20岁,广东省人)。经审讯,犯罪嫌疑人范某某对其冒充熟人诈骗王某某38000元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目前电信网络诈骗大致分为五类:伪基站诈骗。伪基站就是假基站,这种欺骗手段大多是利于搜索到的手机卡号码,冒充运营商发诈骗短信。  

  “猫池”类诈骗。“猫池”是一种扩充电话通信带宽和目标对象的装备,“猫池”可以达到随便拨打电话的功能,也可以一次性给很多手机拨打电话。此类诈骗覆盖面广,危害极大。假冒客服以积分兑换名义实施诈骗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段,有的在短信里暗藏木马病毒或木马链接,诱惑用户点击、安装木马程序,从而窃取用户的私密信息。  

  利用改号软件冒充电商客服和银行工作人员以及亲戚、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进行诈骗。“改号软件”技术危害性极大,它会将来电随意显示成金融、电信、公安、政府乃至亲朋好友等的电话号码,骗取信任后,以电话欠费,身份资料被人盗用、银行账户涉嫌犯罪为由,诱骗群众将存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内实施诈骗。  

  还有银行卡盗刷器类诈骗和使用木马病毒进行诈骗。  

  碰到这样的情况,请牢记“六个一律,八个凡是”,防止被骗。  

  “六个一律”:接到陌生电话,只要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谈到中奖,一律挂掉;谈到“电话转接公安局、法院”,一律挂掉;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微信里不认识的人发来链接,一律不点;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八个凡是”: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汇款的;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打款的;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的,统统不要相信。  

  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要及时进行处置:记好骗子账号、账户姓名,保留通话、聊天记录、银行转账凭证等线索;尽快拨打110,将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民警,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损。  

(记者 张振)

责任编辑:刘洁宁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