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满场院金黄的玉米、饱满的稻谷晾晒着秋的收获,田野里青青小麦、翠绿油菜展示着冬的生机,大棚内清甜的西红柿、林下鲜嫩的赤松茸是盐碱地独特的赐予……
寒冬萧瑟,田垄交错,阡陌纵横。然而,在东营,“沉睡的资源”正在被“唤醒”,萧瑟的冬季正变得五彩斑斓、生机勃发,盐碱地上“绿色”故事正不断上演,奏响了冬日的“大合唱”。
强平台
场景一: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农业示范基地
初冬时节,冷风吹来阵阵寒意。在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农业示范基地“盐池——FAO小区”实验片区内,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着开展小麦种植作业。与周边其他实验大田不同,这里的土壤被水泥隔断划分成了大大小小的坑群。
面对疑惑,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董世德介绍说,眼前这片由80个小池子组成的片区叫“盐池”,每个池子里面能够通过人工调控形成的具有稳定盐分梯度的土壤池,可以实现作物耐盐品种筛选和耐盐性鉴定。在它旁边的是由150个实验单元组成的“FAO小区”,主要进行水肥耦合和单因子变量的试验,可以为盐碱地综合利用,特别是耐盐碱种业领域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强大的科研平台,是破解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难题的重要支撑。2022年12月,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落户黄三角农高区,由中国农科院等单位联合国内18家盐碱地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优势单位共建,涵盖了国内盐碱地科技创新全部领域,覆盖所有盐碱地类型区。如今,越来越多的科研团队落户这里,开启了盐碱地利用新篇章。
“盐碱地国创中心担负的正是盐碱地综合利用探索的使命。”已经扎根盐碱地10余年、被人们誉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老黄牛”的刘志鑫如是说。针对全国盐碱地类型多样和资源禀赋差异大等特点,盐碱地国创中心已构建了“1+3+16”的空间布局,按照组织体系、科研攻关、人才队伍、总部基地和产业孵化体系“四条线”一体设计共同推进的思路,实现了全国盐碱地优势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各类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未来,黄三角农高区将全力支持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持续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快科研平台体系建设,支持黄三角智能农机研究院、滨海创智公司等打造孵化载体,搭建科技企业孵化器,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看得见”的现实生产力。
育良种
场景二:河口区义和镇渤海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要让盐碱地变成大粮仓,不光要有好地,还需要有良种。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时提出,要“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
近日,在河口区义和镇渤海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随着今年大豆收获完毕,科研主管房姝婷也将工作重心从田间转移到了实验室。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带领工作人员进行考种,从盐胁迫条件下,围绕株高、产量等性状方面筛选出耐胁迫能力强的大豆种子。
“我们依靠技术手段和科技平台加速育种进程,目前,公司已经入选申报了一个国家级大豆新品种、两个省级新品种。”房姝婷说,目前推广的“齐黄34”和“圣豆5”两个大豆品种实现高产稳产,“齐黄34”耐旱、耐涝、耐盐碱,非常适合河口区的盐碱地种植条件。
除此之外,他们还深化科企合作,携手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展耐盐碱耐密植大豆品种选育项目,旨在选育既能在盐碱地生长,又能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保持高产的大豆新品种,提高土地利用率与作物产量。计划到2025年发展耐盐碱豆种基地2万亩,年加工培育优质耐盐碱豆种500万斤。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实现盐碱地综合利用,种子是关键。近年来,我市将种业创新作为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的“法宝”,将盐碱地丰收的种子密码牢牢握在自己手里。中科院曹晓风院士团队筛选收集了400余份耐逆性强、生物量大、蛋白含量高的豆科绿肥植物田菁资源;去年在东营3.75‰含盐量的盐碱地上,赵振东院士团队开发的耐盐碱节水小麦新品种“济麦60”测产亩产达460.98公斤;“渤豆9号”“科豆35”“圣麦5号”“圣稻259”“东航D-95”“宇花18号”等一批新品种表现突出……
思路一变天地宽。我市创新盐碱地育种理念,全力支持耐盐碱种质资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推动“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相结合,努力让昔日盐碱滩变为今朝丰产田。
推良技
场景三:山东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
11月16日,在位于永安镇的垦利区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园项目内,一台风机耸立,来自江苏无锡的生产厂家正在进行最终的设备调试。“传统大水漫灌压碱的用水成本越来越高,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化田间管理就成为改善盐碱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关键所在。我市风能资源丰富,用风能改良盐碱地,这是我们首次技术创新,在全国盐碱地改良中也是首次尝试。”山东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盖俊山满脸自豪地介绍。
“滨海盐碱地,就是地下咸水水位过高形成的,要想从源头上解决,首先要降低地下咸水水位,而东营海拔比较低,一般的排水沟达不到深度,我们通过下排盐管,与集水井连接,利用风力把咸水抽出,达到降低和长期控制地下水位的效果。”盖俊山解释。
十几年来,盖俊山致力于中重度盐碱地改良技术研发,早在2016年,他发明了“一种盐碱地改良风力真空降碱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2022年,公司“封域双层真空负压阻控综合技术体系”根治盐碱地在垦利区垦利街道实验成功,3000亩十几年的“撂荒地”变吨粮田,也标志着我市盐碱地治理技术集成创新实现了历史性重大突破。今年,公司投资350万余元购置了5台风机,开启了盐碱地治理的“风力模式”。
“仅靠技术,没有先进的设备,也行不通。看,这是公司投资420万元购买的美国凯斯大马力拖拉机,也是国内第一台,自带旋耕设备可实现1.5米的深松作业。”对于公司的先进设备,盖俊山如数家珍,“公司自主创新研发了一种双壁任曲防淤堵排盐管专利产品,内壁光滑,有效防止管道淤堵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从德国引进了国内首台排盐管外包滤料生产线,替代了传统沙滤料施工工艺,解决了施工环节多和成本高等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年产量达到300万米,管材使用寿命达50年以上。”
“我们公司共流转了20000亩地进行盐碱地改良,同时还承接了垦利区、河口区共3万亩的国家盐碱地试点项目。如今,有18个队伍共200余名工人正在抢抓工期、加紧施工,目前已经完成国家盐碱地试点项目的70%,争取年底完工,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年逾六十,仍旧天天盯在项目施工现场的盖俊山说道。
产优品
场景四: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科研基地
“咬一口,汁水丰富,酸中带甜,口味浓郁,这个西红柿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11月15日,记者来到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科研基地滨海盐碱地“粮草牧园”生态循环现代农业示范园内,品尝完盐碱地上种植的高端西红柿,不禁感叹。
“一般都会在最好的地上盖蔬菜大棚,我们正好相反,在原来什么都不长的盐碱地上去做设施种植,在作物生长的这个小区域建设种植床,做重点的改良,包括建立土壤隔层减少返盐,在土壤里面使用大量的微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快速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提高植物抗性,同时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整个作物生长过程中实时地调控水盐肥的状况。我们采用这种方式种植西红柿,当年改良完土壤后,第一季西红柿亩产量达到8000至10000斤,一年可以种植两季。”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欧阳竹介绍说,“由于我们在盐碱地上种的西红柿品质非常好、口感丰富,可以当水果吃,1斤可以卖到12元,刨掉成本,1亩地至少有5万块钱的产值。”
63岁的欧阳竹从事盐碱地综合治理工作已经四十余年,黄淮海盐碱地治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都留下了他的足迹。2017年,他来到东营,一扎根就是7年,“经过了3至5年的种植,土壤在慢慢改良,土地也在持续产生效益。现在我退休了,但是,事还没做完,就得继续干下去。”他笑着说。
努力终结硕果。通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山东中科东营地理研究院、东营思田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力合作,示范园集成耐盐作物品种筛选与种植、盐碱地果蔬高效设施种植等6项关键技术,创制盐碱地“粮草牧园”种养循环治理模式,运用农业低成本咸水淡化设备、无人机遥感设备等自主研发的配套设备,创新性提出了盐碱地循环农业模式,实现了盐碱地“高效、高值、高质”利用,入选“山东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典型案例”。
“怎么变成可供推广的技术?优质的农产品去哪买,能不能大量供应?”欧阳竹欣喜地说,“由于示范的成功,晟茂农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投资18亿元,建立盐碱地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如今项目已完成立项,预计明年初开工。建成后,将很好地带动东营乃至黄三角盐碱地产业的发展。”
记者感言
做农业难,在盐碱地上做农业难上加难。
在盐碱地上做农业,又苦又累、不赚钱,但在盐碱地上发展农业,蕴含希望,充满力量。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群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的追梦人,这些科研人员、企业家、农民,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扎根盐碱地,用汗水和智慧改良盐碱地,研发新种子、开拓新技术,努力为盐碱地开发利用、端牢端稳“中国饭碗”默默前行、贡献力量。“没有土地,科研就是空中楼阁,是不可靠的。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为了地方的经济发展,我们科研人员要锚定目标、守住初心,脚踏实地、耐得寂寞,踏踏实实地坚持下去。土地永远不会说谎。要坚信,付出了就会有收获。”这是欧阳竹研究员的一番话,细细琢磨,令人肃然起敬,道出了心声。
是呀,他们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怀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投入了大量心血,洒下辛勤的汗水,让曾经白花花的盐碱地正在变成生机盎然的希望之地。
(记者 王敏 张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