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新闻·东营网-东营日报·2024-10-01 07:58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水务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
我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五水统筹”,聚力“综合管水、系统治水、全面兴水”,充分发挥水务“支撑发展、服务民生、保障安全”作用,不断满足人民对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需要,推动水务改革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水支撑保障。
加强“顶层设计”
搭建水润东营“四梁八柱”
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高标准完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9”规划中的《黄河三角洲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规划》等3个专项规划,有序推进落实。开展“四水四定”战略研究,推动我市在全省第一个出台市级方案《东营市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工作方案》,稳步推进落实。《山东省东营市创新构建“三个体系”探索落实“四水四定”市域路径》被省委改革办推送中央改革办。《东营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出台实施,是全省第一个通过专家评审、第一个由市政府印发实施的市级专项规划,推动打造“一轴两区、多库连通、五横七纵、河湿相融”的市级水网总体布局。编制出台《东营市主城区供水工程规划(2021-2035年)》《东营市主城区排水工程规划(2021-2035年)》等重点规划。
实施“重大项目”
夯实持久发展“基础支撑”
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孙武湖节制闸。
抢抓治水、兴水的重大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大干快上,开启了水务工程大投入、大建设的“加速度”,推动水务工程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投资规模、建设力度、标准成效空前,实现了水务设施跨越发展。聚焦“根治水患”,实施了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全市防洪排涝体系能力实现了提档升级。仅“十三五”期间,实施了13条骨干河道综合治理,治理总长度超过500公里。2022至2023年,实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治理长度170公里,河道防洪标准大大提升。完善区域水资源配置体系,强抓调蓄能力建设。2022年以来,共计新建、改建平原水库11座,工程实施完成后可增加有效库容1.21亿立方米。2022年以来,我市积极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共新建拦河闸13座,新增雨洪拦蓄能力2400万立方米。抓住用好我省成为黄河流域唯一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现代水网建设,广饶县成功上榜我省县级现代水网示范区名单。广饶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通过水利部终期评估考核和总体验收,在山东等四省试点县验收中排名第一。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多个项目获“山东省工程建设泰山杯”“华东地区优质工程奖”。争取到位水务工程等方面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屡创新高,为高水平治水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水利建设获得2022年度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抢抓国家增发1万亿元国债重点用于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等历史机遇,今年1月份,5个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争取国债资金5.96亿元,其中水利项目争取资金额度位列全省第6位。
构建“安全防线”
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程体系。作为建市以来投资最大、规模最大的水利项目,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东营段)在全省5地市中率先通过省级终验,小清河干流及分洪道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淄河、支脉河等主要支流均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设计标准。作为民生实事,连续实施城市内涝治理,累计实施了近200处积水点改造。增强水旱灾害防御应对能力。2023年,面对入秋后多年不遇的旱情,迅速启动全市抗旱Ⅳ级应急响应,争取到抗旱用水指标1.47亿立方米,保障了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尤其是秋播秋种用水需求。2024年入夏,面对来势汹汹的旱情,在全省率先果断启动全市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先后两次争取抗旱用水指标共2.09亿立方米,缓解了旱情。2024年主汛期,经历8轮强降雨过程,特别是在“8.26”特大暴雨期间,果断下达各项指令、各类通知11个,及时启动相应预案,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推进“节水控水”
完善东营发展“用水保障”
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2023年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7.13%、7.15%。2023年代表山东省接受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获得优秀等次。在全省率先开展地热取水项目水资源论证,完成10个地热替代燃煤供暖项目(67眼井)的水资源论证报告审查,6个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纳入全省地热能开发利用试点。非常规水利用实现新突破,作为“十四五”全国海水淡化领域第一个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营港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大力提高城市再生水利用水平,城市再生水利用率由55.9%提高到60%。探索“水源置换、价水分离”区域水权交易模式,完成国内首个以黄河水、长江水作为标的的水权交易案例,为开展多水源跨区域水权交易(水量置换)提供有益探索,为全国区域水权交易提供了“东营经验”。目前,累计完成区域水权交易11笔,交易总水量1.76亿立方米,位于全省领先水平,工作经验被水利部全国推广。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全省第一个出台《关于开展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深入推进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颁布我市第一个节水地方性法规《东营市节水控水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完成投资14.61亿元的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投资9.4亿元实施1处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和5处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建成“全国节水型灌区”2个;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6.44%,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达到6个,实现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全覆盖;12个单位上榜山东省第二批节水标杆单位名单,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位。大力推进节水产业发展,2024年9月,1个项目入选全国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案例。
深化“河湖治理”
推动河湖生态“提档升级”
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神仙沟(城区)。
全面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责任体系,配备市县乡村四级河长888名。将各级河长履职情况纳入市对县区、县区对乡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把河长履职情况纳入干部年度绩效考核。探索建立“政府+社会力量”河湖管护体系,借助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推动联防联控联管。在全省率先实行河湖问题群众监督举报办法,建立河湖问题有奖举报制度。大力推进数字河湖建设,开发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与巡河APP平台,运用无人机航拍、河湖监控等一体化监控手段,实现河湖全方位、立体化管理。2022年,强力开展河湖“四乱”问题整改40天攻坚行动,132处河湖四乱“硬骨头”“老大难”全部整治到位,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简报》专门推介。扎实开展“清河行动”“清四乱”和清违治乱专项行动,全市河湖问题实现动态清零。我市全域建成美丽幸福河湖,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提前1年完成省定任务的地市。河湖管理工作获得2022年度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2023年,我市代表我省接受了水利部河湖长制落实情况检查,取得了零扣分、零约谈、零通报的优异成绩。大力提高蓄水保土护生态整体质量和水平,河口区上榜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广饶县成功创建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县,垦利区永安镇和利津县利津街道成功创建省级水土保持示范乡镇。
实施“系统治理”
提升生态环境“宜居水平”
星罗棋布的城市河道水系湿地。(杨勇 摄)
我市在全省第一个整建制全面完成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城市黑臭水体清零、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新建维修雨污水管道180余公里,完成67.71公里市政道路和1302个建筑小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完成6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并通过长制久清评估,城市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完成全部10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能力增加11.5万吨/日,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准IV类标准,提前2年完成省定目标。省住建厅先后3次通报表扬东营并以第一顺位推介东营经验。《东营市持续优化市政管网建设全力推进“两个清零、一个提标”》被评选为全省“十大扩需求”典型案例,获得2022年度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6处城市(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118处农村黑臭水体已全部治理完成,保持动态清零;全市共完成1020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达到60.68%,位居全省前列。
深化“改革创新”
激发水务发展“澎湃动能”
路庄灌区成为全国首批数字孪生灌区试点。垦利永镇水库和广饶高店水库入选水利部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试点。垦利区五七灌区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全省仅有2个灌区入选。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提前两年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省定任务,相关做法被水利部推广。在2023年首批省级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7个试点中,东营市入选3个。东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典型经验被水利部推介,《东营市创新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被省委改革办以《地方改革案例》推送中央改革办。大力推进区域综合水价改革,作为全省黄河水资源超载区区域综合水价改革2个试点县之一,广饶县区域综合水价改革省级试点率先完成,探索建立了“分质供水、水价分离”区域综合水价改革新模式。创新合同节水管理,2023年全市实施合同节水项目13项,总投资达到5700万元,位于全省首位。探索创新河湖管理“河湖长+生态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四长联动护河机制,建立了“河湖长+生态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四长约谈河湖重大问题机制,稳步探索“四长联巡”推进法治护河新模式,蹚出了一条具有东营特色的河湖治理新路子,推动全市河湖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转变。水利部在全国推广东营经验。《深化“四长联动”机制全力守护河湖安全——东营深化落实河湖长制探索河湖管护制度创新的实践经验》是我市唯一入选全省30个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案例。
坚持“人民至上”
厚植民生水务“亮丽底色”
广饶县第三水厂的泵房。
深入落实上级关于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要求,2007、2013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户户通”的基础上,以“村村好”“户户好”为目标,创新实干,事争一流,全市建成覆盖1780个行政村、受益人口38万户、119万人的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网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集中供水率、农村规模化供水率、城乡供水一体化率、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供水保证率达到98%以上,农村深度处理工艺供水覆盖率达68.5%,实现“有水喝”向“喝好水”提档升级,农村供水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2024年,持续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实施12项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维修养护项目,维修改造供水管线1055公里,更换智能水表2万余块。目前,已完工9项,年度总体形象进度74%,年底前全面完工。5个县区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全部通过省级复核,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13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部创建为山东省农村供水标准化管理工程,规模化工程标准化管理达标率100%。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我市将不断健全完善与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相适应、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水支撑保障体系,不断谱写“地处黄河下游、治水力争上游”新篇章。
(记者 王苗苗 通讯员 孙光辉)
图片由市水务局提供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2024-09-29 08:00
2024-09-29 08:16
2024-09-27 08:08
2024-09-25 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