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大力发展特色水产 海参养殖“科技范” 产业兴旺促振兴

爱东营讯 “黄河口海域广袤辽阔,渔业资源丰富。我们要抢抓战略机遇,大力发展海参产业,闯出一条以海洋经济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山东华春渔业公司总经理解汝彪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春伊始,位于河口区新户镇的华春渔业公司育苗车间内,热火朝天,干劲十足,工人们正在车间育苗忙,透过池子的海水,能看到一个个幼小的参苗附在波纹板上蠕动。

“这是我们的新品种海参苗,珍贵着呢。”在车间,解汝彪讲起了海参发家史。

种质退化和夏季高温灾害,是目前全国刺参养殖面临的重要问题,从产业源头出发培育优良抗逆耐高温新品种,结合环境生态调控技术,是目前解决刺参养殖安全度夏的重要举措。解汝彪投身海水养殖业,和鲁东大学教授杨建敏团队,通过群体选育的方法,经过连续4代选育,获得具有高温耐受性强,生长速度快的“华春1号”刺参新品系,其度夏成活率提高80%以上,亩产量较普通对照刺参提高63.7%,体现了很好的抗逆高产优势。该品种研发,有利于满足广阔的黄河三角洲刺参抗逆优良种质规模化养殖需求,促进了渔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使黄河口地区海参养殖产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年产优质海参苗种10万斤,成品海参20万斤,创产值3000万元。

解汝彪的家乡河口区位于黄河入海口,这里水源充足,植被丰富,水文条件独特,为海参的培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素有“百鱼之乡”美称,境内鱼类、贝类品种繁多,味美肥鲜。投身渔业养殖以来,解汝彪把发展好海参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培育海参品牌,推动渔业产业振兴。

为解决“东参西养”水土不服问题,解汝彪与鲁东大学杨建敏教授团队紧密合作,一起通过实施山东省农业重大研究课题——“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参池塘养殖安全度夏关键技术研究”和国家海洋区域示范创新项目——“高生物活性刺参生态养殖技术示范”等科研项目,研发的黄河三角洲海参池塘生态养殖模式,解决了“东参西养”技术瓶颈,填补了黄河三角洲区域性渔业产业空白,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小海参“科技范”,走出乡村振兴好“步伐”。现在,解汝彪和他的公司率先示范,实现从海参育苗开始,到自然放养、捕捞、加工、研发、检测、销售为一体的海参全产业链运作模式,每一个环节均实现了安全、可追溯的现代养殖体系。

解汝彪海参育苗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种开发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项目为带动”的多元化经营理念正在形成。有效推进海参产业走向良种、良法、绿色健康的发展之路,全力以赴攻坚刺参育苗,为渔业振兴注入“芯”动力,成为解汝彪新的奋斗目标。

自己富不算富,带领老乡闯门路促增收才是真本事。遇到想学养殖的老乡,解汝彪就分享经验,让其少走弯路,掌握科学养殖方法,在水产养殖中增效益。下一步,解汝彪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潜心学科技用科技,提高养殖效益,带动当地就业和产业升级,为实现养殖户共同富裕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 于采艳 通讯员 张吉东)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