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故事|保护森林湿地 共谋绿色发展 我市全力构建多种形式湿地保护体系

  爱东营讯 近日,省林长制办公室对全省2022年度林长制工作从制度体系建设、森林湿地资源保护、湿地公园等共十二个大项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我市2022年度森林湿地长制工作被评价为优秀等次。

  近年来,我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高度重视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在全国率先推行森林湿地长制,取得明显成效。我市健全完善森林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机制,协调解决湿地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工作机制,实行森林湿地资源网格化管理,全市共设森林湿地长1370名,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森林湿地长制组织体系,形成了“组织在市、责任在县、运行在乡、管护在村”的工作格局。

  为全力构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体系,我市抢抓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机遇,在加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最大力度保护湿地。目前,全市有1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级湿地公园,9处省级湿地公园,5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2处省级森林公园,9处水源保护区,1处风景名胜区,3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9处湿地保护小区,逐步构建起了以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水源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小区等多种保护形式的湿地保护体系。

  我市积极推进全域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各县区、市属开发区、省黄三角农高区全面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全力做好省级湿地公园试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统筹推进水系贯通、湿地修复工程,着力打造舒朗大气、清新明亮、生态宜居的魅力城区;国家发改委、国家林草局批复的“黄河三角洲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通过实施森林湿地综合治理,全面提升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河流沼泽湿地修复、盐沼湿地修复和潮间带湿地修复的“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

  我市下足力气塑造湿地城市“东营样板”特色风貌,围绕“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的目标定位,编制相关行动方案及实施意见,充分利用现有水面、空闲地、涝洼地,建设湿地特色片区和湿地特色景观带,建设小绿地、小公园、小休闲地、口袋公园等,打造15分钟都市生活圈,形成河畅水清、湿地彰显、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在城市建设中,我市将湿地景观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形成城市与湿地、人与湿地和谐风貌,不断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记者 贾重霄 通讯员 孙兆楠)

责任编辑:张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