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11月1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教育局专场。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董玉奎等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五”以来,全市教育系统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在改革中持续加强,在创新中不断突破,圆满完成了我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教育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新成效。我市持续擦亮“爱的智慧”育人品牌,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相关做法多次在全国、全省教育会议上推广。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打造了17个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站点。强化美育和劳动教育,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2小时以上。近三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提升,近视率逐年下降。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再上新台阶。我市学前教育公办率达到77.41%,位列全省第一,三年毛入园率、普惠率均居全省前列。东营市全域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评估认定,成为全国全域通过的6个市(州)之一。义务教育公办率达到99.81%,位列全省第一,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强校扩优覆盖率达到90.27%,乡村学校实现了全覆盖。扩充高中阶段学校资源供给,全市高中阶段学校学位供给率达到100%以上。7所高中创建为省级特色高中,创建比例全省第一。健全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联动机制,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
高教职教升级发展实现新跨越。统筹联办五年制高职、3+2和3+4贯通培养,形成了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聚焦产业需要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中职专业点74个,高职专业点141个,建有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6个,省级品牌专业13个、市级品牌专业20个。创建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3个、全国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3个。东营职业学院连续两轮进入国家“双高计划”建设行列,入选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学校。
教育综合改革效能获得新提升。我市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争创全国、全省各类实验区6个、实验校33个,整市创建为全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我市被确定为省教育评价改革实验基地。深化“双减”改革,统筹减负与提质,创新开展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1234”信用等级评价工作获教育部发文推广。深化教师队伍改革,3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71人获评齐鲁“三名”及建设工程人选。
教育服务保障工作展现新作为。我市全面落实学前大班免保育教育费政策,惠及学前一年幼儿2.2万余人。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及公民同招政策,全面实施“阳光招生”“均衡分班”,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安置率达100%。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五年来累计投入资助资金4.3亿元,惠及学生45.6万人次,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办好151所中小学校食堂,把好校园餐“安全关”“质量关”和“价格关”。实施中小学教室灯光照明工程,护眼灯覆盖达到100%,学生用眼环境有效改善。深入推进校园及周边和校车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校园天眼”建设工程,牢筑校园安全防线。
下一步,我市将锚定教育强市建设目标,高标准、高质量谋划好“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全力打造区域教育发展新高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记者 王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