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资产” 端牢发展“金饭碗” 利津经济开发区巧破用地难题 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拓空间强动能

利津县·东营网-东营日报·2025-11-12 08:17

爱东营讯 高质量发展征程上,土地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金饭碗”。然而,一边是新项目“嗷嗷待哺”、“等米下锅”,一边是闲置土地“沉睡不醒”、低效利用,成为制约多地发展的共性难题。今年以来,利津县利津经济开发区以一场深刻的“土地革命”,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成功将一宗宗闲置低效用地转化为吸引重大项目、助推产业升级的“高产田”,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拓空间、强动能。

精准摸排:从“闲置账”到“资源库”

盘活闲置资源,关键在于摸清家底、精准“拆弹”。

“摸排不只是统计数字,更是为每一块土地‘精准画像’。”利津经济开发区项目服务部部长李森介绍,“我们既要弄清它的‘前世今生’,更要研判‘未来价值’,这一切最终都是为了服务靶向招商与高效盘活。”

开发区深入园区开展系统性摸底,将一宗宗闲置土地的权属、面积、现状与成因悉数编入《闲置资源报告》,成功整合17处低效闲置院落、盘活1200余亩土地,建立起动态管理的“资源库”。以红远医药院落为例,其经法拍后约6700平方米的建筑资产便被精准“入库”,成为盘活清单上的重点标的。

靶向攻坚:“旧巢”焕新引“新凤”

面对因企业破产留下的老旧厂房,开发区视若珍宝,积极推动“旧巢换新凤”。

原华津植物蛋白公司180亩土地因企业破产闲置十年,一度成为区域发展的“包袱”。开发区精准招商,将其规划建设为绿色能源产业园区,成功引入华驰动能飞轮储能项目,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装上“新引擎”。

对老旧厂房的盘活路径并非单一,而是“整体盘活”与“零增地增产”并举。新力化工有限公司62.64亩闲置场地通过整体招商,“变身”为明顺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益盟盛化工有限公司的39亩闲置厂房和低效用地在开发区“牵线”下,租赁给急需扩产的胜利油田康贝管具有限公司,两企业仅一墙之隔,通过打通墙体实现了生产空间的无缝衔接,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更让效益翻番,实现了“零增地”条件下的高效增产。一套精准的组合拳,让沉睡的老旧厂房焕发出全新的产业活力。

精准“把脉”:让“闲”土“热”起来

如何盘活闲置土地?利津经济开发区没有“一刀切”,而是坚持“一地一策、一企一策”开良方。

城北中邑燃气公司因扩产急需选址建站,却因安全、成本等条件限制迟迟未能落地。开发区依托摸排数据,精准匹配园区26亩闲置用地,并通过“先租后买”模式破解工业用地转让限制,实现了“拿地即开工”,让曾经的撂荒地崛起为保障城市能源安全的“动力站”。

开发区还注重“边角地”“碎片地”的整合利用,让“寸”土生“寸”金。针对华益物流因厂区不临路导致的10余亩土地闲置问题,开发区主动对接县直部门完善手续、整合地形,让“零碎地”变得方方正正,实现“寸土尽其用”。

一宗宗土地的“涅槃重生”,不仅是空间坐标的变更,更是发展理念的升华。利津经济开发区以“寸土必尽其用”的决心,推动“包袱”变“财富”,“规划图”加速转为“实景图”。通过“腾笼换鸟”与“筑巢引凤”双轮驱动,这片热土正为县域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记者 王敏 通讯员 李娜)

责任编辑: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