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在平凡的生活中,总有人以非凡的坚守与付出,将“孝老爱亲”四个字镌刻成生命的丰碑。东营市晨晖幼儿园保教室主任刘会云,就是这样一位用三十载光阴书写人间大爱的“东营好人”。她以孝心为墨、仁爱为笔,在家庭与事业的双重画卷上,绘就了令人动容的温暖长卷。
走进刘会云的家,感人至深的是她对公婆数十年如一日、毫无保留的孝敬。结婚二十六载,她早已成为公婆心中无可替代的“亲闺女”。当岁月的风霜悄然侵袭,公公不幸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刘会云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照料的重担。
记忆的消逝让老人迷失在熟悉的街道,她亲手缝制醒目的“亲情联系卡”,将牵挂缝进布纹;目睹公公小腿病痛浮肿,她夜夜屈膝守护,双手如春风拂过肿胀的肢体,半小时的跪地按摩,每一次按压都是对“孝”字的无声诠释;当老人连至亲面容都已模糊,唯独能在混沌中清晰唤出“会云”时,这份超越血缘的亲情羁绊令人动容。
病榻前,她将护理工作升华为爱的艺术:每周雷打不动为老人洗头、修剪指甲,每月亲手理发如待孩童;丈夫与她合力,将老人安稳移入轮椅,只为让他呼吸一口户外的新鲜空气;面对失禁的窘迫与病痛的暴躁,她默默清理秽物、端水喂饭,将委屈咽下,把耐心捧出。三年守护,一千多个日夜,卧病的公公身上从未出现一块褥疮。
刘会云深谙,孝老爱亲不仅是私德,更是延展至家庭、社会的大爱。她与丈夫视言传身教为最深沉的家风,夫妻间相敬如宾,对老人嘘寒问暖,与邻里和睦互助,这些日常点滴,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儿子的心灵。自孩子小学起,每个寒暑假都成为“善行实践课”——福利院里,小小的身影学着母亲的样子,为孤残儿童送去书本与拥抱;老年乐园中,稚嫩的双手为爷爷奶奶打扫房间,聆听岁月故事。她的家庭也荣膺“社区文明家庭”称号,成为街坊四邻交口称赞的道德标杆。
在幼儿园这片童真的花园里,刘会云是辛勤耕耘三十三载的园丁。三尺讲台前,她将孝亲美德融入育人实践,以赤诚匠心点亮无数孩童的启蒙之光。课堂内外,她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将尊老敬老的种子播撒进幼小的心田,引导孩子们懂得感恩与回报。这份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与专业坚守,让她收获了山东省十佳教师、东营市教学能手、开发区教书育人楷模等沉甸甸的荣誉,并荣膺东营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先进女工称号。
刘会云用柔肩担起千钧重担,其孝行与美德赢得了社会的深深敬意与广泛赞誉。“东营市军人好妻子”的称号,铭记着她为稳固后方付出的坚韧;“东营市2022年度好媳妇”的荣誉,是这座城市对她孝老爱亲精神的最有力褒奖。婆婆那句“娶了个好儿媳,像亲闺女一样”的肺腑之言,胜过千枚奖章,道尽了家庭内部至高的认可与深情。
她以最朴实的行动,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让中华孝道焕发出新时代的温暖光芒,不仅照亮了公婆的暮年归途,更点亮了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的希望之光。
(记者 商雅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