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山东省委网信办、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山东黄河河务局主办,济南、淄博、东营、济宁、泰安、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市党委网信办协办,齐鲁网·闪电新闻承办的2025“沿着黄河遇见海”网络主题活动于11月3日正式启动。来自中央重点网络新闻媒体、山东省主要网络新闻媒体的记者走进泰安、德州、淄博,在走读中感受黄河文化的厚重底蕴,见证齐鲁大地的发展脉动,展现山东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生动探索。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6日讯 黄河奔流,渤海潮涌。在河海交汇的壮阔之地,山东滨州执如椽巨笔,绘就三幅令人惊叹的画卷:低空经济刺破蓝天,盐碱地化身“渔业粮仓”,铝基材料串珠成链、向新而行。这座日日求新的城市,正以其生动的实践,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先锋。
滨州之变,不仅是山东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更书写了一篇产业向新的新时代黄河故事。
低空经济“破局”:从蓝图到实践的“滨州速度”
11月的滨州天高气爽。几架多旋翼无人机从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人机基地的起降场腾空而起,这里每天都有20余架次的无人机进行试飞,3000余平方公里的空域为无人机试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近年来,滨州高新区抢抓低空经济发展先机,率先建成滨州市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先导区、示范区,吸引低空经济优质主体落地。汉来(滨州)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的H713-500型固定翼无人机已经在这里实现量产。依托产业园内的无人机智能共享加工中心,这款无人机实现了机身所有部位的一体化压铸,并采用新型碳纤维材料,在保障结构强度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这款最长飞行时间11小时、飞行距离超1000公里的无人机,可完成海岸线巡检、救援搜索等任务。

吸引无人机企业在此落户的一个关键要素是,这里具备总面积达3044平方公里的4个飞行空域。其中,最大的空域范围覆盖了黄河流域滨州段至入海口区域,形成了标高300米、1500米和5000米的各类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立体飞行格局。

这一广阔而灵活的空域资源,不仅为无人机研发、测试及应用提供了无限可能,也为整个低空经济产业“链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无人机生产企业入驻后,许多供应链企业也跟随在滨州无人机产业园设厂。2023年以来,已陆续有19家企业入驻无人机基地,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从试验试飞到服务培训,初步覆盖低空经济产业链。现在,新的大型无人机起降场即将动工,新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已在山东航空学院开展,新一批的企业正谋划入驻无人机产业园,滨州黄河两岸的这座“天空之城”正在蓄势崛起。
盐碱地“生金”:对虾产业托起乡村振兴梦
在黄河下游的博兴县乔庄镇,一片不靠海的盐碱地,却创造了“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镇”的奇迹。虾池1.2万个,总面积达3.5万亩;4000余养虾户,年产量逾3万吨,小小的对虾为当地带来13亿元的产值。

作为对虾的主产区,近年来博兴在保持传统养殖优势的基础上正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投资6.04亿元的千乘文旅数字设施渔业产业园、投资2200万元的家旺渔业产业园、投资890万元的新晖食品水产品冷链存储项目、投资5500万元的渔业绿色循环发展二期工程等项目的建设,推动着渔业养殖工厂化、标准化发展。通过对沟、渠、路、电的统一规划与建设,虾池实现了标准化改造,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技术更让养殖废水实现“零排放”。

水面以下活蹦乱跳,水面以上熠熠生辉。当地充分利用丰富的虾池资源,着力打造“渔光一体化”项目,流转350亩虾池到县振兴农业发展集团,对虾池水面进行综合开发,实现“上可发电、下可养殖”双效益模式。今年5月份已并网运营,将带动户均年增收6800元,村集体年均增收5万元。

如今,“博兴对虾”已是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双标”产品,盐碱地真正变成了村民的“聚宝盆”。
铝基材料“升级”:链式发展打造产业名城
走进渤海湾畔的沾化临港产业园,汇宏新材料年产400万吨氧化铝智慧工厂已全线投运,预计全年产量将突破700万吨,产值突破220亿元。依托这家“链主”企业,沾化串联起中顺恒辉、齐耐新材料等配套企业,形成“氧化铝—精细氧化铝—高端铝基材料”完整产业链。其中,中顺恒辉首创全球精细氧化铝一体化模式,齐耐新材料的白刚玉填补行业空白,“隔墙供应”模式更让企业物流成本降40%、能耗降25%。

数据见证实力:1-5月沾化铝基材料产业产值达110.52亿元,占沾化全区工业总产值近五成。今年,沾化区铝基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入选“2025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为滨州打造“铝基材料名城”奠定坚实基础。

从蓝天到大地,从产业到乡村,滨州以创新为笔,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黄河与大海的交汇处,滨州不仅展现了一座城市的发展韧性,更勾勒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滨州路径”。




